身为私募行业的佼佼者,洛克资本昨日给出了一个震惊整个金融圈的消息——宣布跑路。就在员工们对第二天发工资满怀期待时,他们的老板张颖豪却留下一句“我要走了,你们也走吧”的遗言,随即销声匿迹。这件事迅速导致公司人去楼空,投资人们在得知消息后惊呆了,这是继百亿规模私募卷款跑路案之后,又一起公然而高调的私募崩溃事件。
尽管剧情听起来如同电视剧,但结果却是现实中的悲剧。11月14日,投资者们还在向洛克资本的基金账户转账,却在下午发现跟公司突然联络不上。根据公开信息,洛克资本未兑付的资金高达12亿人民币,其中固定收益类产品约8亿,股权类产品约4亿。这起事件的冲击波,甚至传到了已经将直播带货作为转型路径的一级市场投资银行家群体中,洛克资本不得不面对同业的冷眼和市场的质疑。
洛克资本的老板张颖豪曾是金融圈的传奇人物,毕业于多所知名学府,有着在高盛、平安等大型机构的工作履历。他的名字常出现在母基金研究中心和中国金投奖等权威榜单的前50名,并在新能源、新材料、新消费等领域荣获多个最佳产业榜单前20名的殊荣。洛克资本管理的资产规模超过170亿,曾多次获得诸如最受LP青睐PE投资机构TOP30、中国影响力PE投资机构TOP50等荣誉,表面上看似一片风光。
然而,风光的背后藏着危机。洛克资本一直在股权和量化对冲领域进行一二级市场联动,依赖资产证券化作为主要盈利模式。不幸的是,由张颖豪于2015年创立的洛克基金,在2023年4月主动申请注销了私募证券投资资格,转而成立了洛克投资,其股东团队亦发生了重大变动。
洛克资本的消失,关联着500多名投资者的切身利益。许多人是通过朋友介绍或看到奖项榜单而选择交付资金给洛克的,谁也没想到这样的高调跑路会发生在一个口径如此之大的私募机构上。在洛克资本事件之前,同样位于杭州的瑜瑶投资就尿裤子般无声无息地挥着百亿FOF和众多上市公司、信托机构告别,老板的卷款跑路几乎未激起半点水花。
据统计,截至2023年9月30日,存续的私募管理人有21730家,管理着152985只基金,平均每家基金管理7.04只产品,存续基金规模接近21万亿元人民币。然而到了10月30日,今年新增登记的私募仅426家,同比下降显著,而注销的私募多达2371家。监管层强化规范导致了市场的优胜劣汰,主动注销证明还存有尊严。值得注意的是,在注销的私募中,有1603家专注于私募股权投资,这意味着搞私募股权逐渐成为高门槛游戏。
但行业的清洗并未终结跑路潮。投资本就风险重重,现如今,私募行业频发跑路案令人寒心。瑜瑶的沉默和洛克资本张颖豪的华丽转身,都为私募行业蒙上了迷雾,而对于投资者来说,钱能否追回,成了无解的疑题。这些丑闻不仅给投资人们带来了巨大损失,更是对私募行业信用的沉重打击。私募业的底线不得不被再次审视,在受到重重打击的私募市场,改变和规范已是迫在眉睫。对于普通民众而言,私募公然跑路的现象,无疑开启了一段新的市场监管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