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份由辽宁省朝阳市龙城区人民法院发布的刑事判决书在网络上引发了巨大关注。这份文件揭示了一起震惊中国足坛的假球丑闻,涉及多名职业球员及相关工作人员。案件的焦点之一是一场发生在2016年的关键保级战,判决书详细列举了相关人员如何谋划假球,以及其中几人为何拒绝参与。
根据判决书中的证词,2016年,为了确保球队在中国职业联赛中的位置,辽足俱乐部的代表朱宏兴开始策划一场非同寻常的“胜利”。他联系了前江苏队的球员任永顺,期望通过后者的关系,能让当时的江苏队主力吉翔在比赛中“放水”。任永顺接到请求后,立即联络了前江苏队主教练裴恩才,希望通过他接触到吉翔。
然而,裴恩才的态度异常坚定,他以不再与江苏队保持联系为由,干脆地回绝了任永顺的请求。裴恩才明确表示,由于离开江苏队已有数年,他对于队内球员几乎毫不认识,也没有任何联系方式。裴恩才的拒绝,为这起阴谋的首要计划浇了一盆冷水。
尽管如此,朱宏兴并未就此罢休。在裴恩才未能奏效的情况下,他通过另一个人,周昱,成功联系到了江苏队的门将顾超。据顾超的证词,周昱多次劝说他参与假球,最终在金钱诱惑下,顾超被“洗脑”并接受了120万元的贿赂。
比赛的结果如朱宏兴所愿,辽足凭借一个进球锁定胜局。这场在赛场上看似正常的胜利,其背后的阴谋深深刺痛了足球运动的底线。赛后,朱宏兴不遗余力地向计划执行者们支付酬劳,任永顺收到了40万元,尽管他表示只是象征性接受以避免被质疑未曾提供帮助。
同样,辽足主教练马林在判决书中的证词也揭示了更深入的内幕。在比赛前,他接到来自俱乐部总经理黄雁的指令,称已经与江苏队的边后卫及门将协商完毕,确保比赛无虞。于是,马林将金泰延作为关键攻击手并作出战术调整,进而成功地打破对方防线,最终帮助球队1-0取胜。
据金泰延的证词披露,赛前他被主教练从左前卫改为右前卫出场。主教练告诉他,对方的防守将如履薄冰,可以大胆突破。果不其然,金泰延在场上的发挥让朱宏兴满意至极,赛后他甚至另外给金泰延转账35万元作为奖励。
这起事件的曝光,引发了社会各界对中国足球环境的广泛质疑,权力与金钱的结合,将本应公平竞技的运动推向了不义的边缘。对于如裴恩才般坚守底线者,社会舆论表示了尊重与支持,同时亦反思如何杜绝此类事件在未来的再度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