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秋节的前一天,秀珊因为在一个小时内包了1000个饺子,受到老板的奖赏,得到了难得的一天假期。为了给在深圳工地打工的丈夫王锐一个惊喜,她买了一张37块钱的绿皮火车票,坐上了最早的一班火车。秀珊还精心挑选了一张两米长的花布床单,准备给丈夫一个温馨的小浪漫。
与此同时,王锐也不甘示弱。在帮工地老板在媒体面前说了好话之后,他意外得到了100块钱奖励和一天假期。他决定给秀珊一个惊喜,便谎称自己中秋节要加班,然后偷偷地买了车票,踏上了前往广州的旅程。
这对心有灵犀的夫妻,竟然意外成了彼此的陌路人。秀珊到了深圳,却找不到王锐的踪影,心急如焚地在工地四处寻找。而王锐抵达广州,同样没有见到秀珊。听说她背着包出去了,甚至还以为看到了一个疑似秀珊背影的女人和另一个男人亲热,他怕秀珊另找新欢,追着那个背影跑了一条街。只是阴差阳错,全部都是误会,最后还是秀珊的室友说了一句:“她去找你了”,才让王锐恍然大悟过来。
这对误会重重的夫妻,并没有选择在原地等待对方,而是火急火燎地又各自购买了返程车票,想去对方所在的城市再次寻找。这时刻的心情,既有懊悔又有期待。然而,这样的乌龙并没有结束,而是重复了三次。他们一次又一次地错过,最后到了深夜,终于身心俱疲,决定不再来回奔波,静等对方面对面。
秀珊经过四次火车之旅,已经身心疲惫,但还算平安无事。而王锐的经历则更加曲折:他在火车上和别人发生了冲突,被打了一顿;由于找不到票,被列车乘务员要求补票并遭到言语羞辱。他的钱在最后一趟火车上已经不够用了,鞋子也跑丢了一只,最后勉强买了一张站台票,结果半途中被乘务员发现,赶下了车。
这一切发生在没有手机的九十年代,故事背景来自迟子建的小说《踏着月光的行板》。秀珊和王锐是一对贫穷的农民夫妻,因为打工而分居两地,平时只能靠公用插卡电话亭联系。这不仅是为了表现那个年代的人们对爱情的执着,也是为了让现代人重新感受到旧时爱情的纯真与美好,那种一心只够爱一个人的深情。
现代社会通讯工具发达,爱情似乎变得简单许多。然而,便利的沟通方式也让人们对见面少了一分珍惜。曾经的两地分居让见面成为了奢望,每次相聚都倍加珍贵。而如今,见面变得易如反掌,人们反而不再像过去那样珍视每次相聚的时光。
秀珊和王锐的故事,既是对旧日时光的怀念,也是对现实时光的反思。当物质条件不断提升,人们是否还能保持那份心灵深处的专注和珍惜?愿我们在追求物质富裕的同时,也能拥有心灵的满足和富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