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马电影〈默杀〉搅动暑期档,暴力奇观引发观众两极反应》


萎靡不振的暑期档市场终于出现了转机。犯罪悬疑片《默杀》于7月3日正式上映,仅上映第二天便实现票房逆跌,首周票房达到3.75亿,占据同期总票房的近一半,表现抢眼。猫眼专业版预测其最终票房将达13.78亿,目前《默杀》以绝对优势位列暑期档票房榜首。

《默杀》的热销不仅为电影市场注入了一针强心剂,还引发了围绕“暴力奇观”和“虐女”等内容的广泛争议。影片在排片策略上也进行了大胆尝试,选择工作日上映,打破了周五上映的常规,验证了此类策略的有效性。

《默杀》的火爆并非偶然。导演柯汶利此前在《误杀》中已经展现了强大的叙事能力,而在《默杀》中,他将校园霸凌、谋杀、复仇、家暴等一系列社会热点话题融入剧情,利用这些争议元素,引发观众的强烈关注。影片中充斥着胶水十字架、手扎钉子等暴力场面,无不极力刺激观众的感官体验。在没有电影分级制度的背景下,这些暴力内容带来了极大的市场卖点,评论认为整体效果“又爽又恶心”。

然而,过度的元素堆砌也导致了叙事线索杂乱,剧情和角色塑造相对薄弱,这成为影片的一大缺陷。演员吴镇宇、王传君和张钧甯各自“玩在自己的表演体系内”,使得整体表演难以协调,进而引发表演争议。虽然豆瓣评分为6.8分,低于前作《误杀》的7.5分,但观众对《默杀》的认可度并未因此显著降低。影片凭借其争议话题、感官刺激成功吸引了大量观众,猫眼评分达到9.5分、淘票票评分则为9.4分。

短视频时代,影片通过刺激观众情绪的暴力场面,以及社会热点话题,提高了曝光率和吸引力。这种策略无疑符合当下观众的观影需求,虽然在电影的深度和人文关怀方面有所欠缺,但其市场表现依然十分强劲。

回到电影背后的创作背景,《默杀》的导演柯汶利所选择的灵感来自真实社会事件——一名女孩在单元楼内离奇失踪,母亲四处寻求帮助却无人应答,案件最终证实女孩已遇害。故事反映了社会冷漠的现实。这部影片原本是柯汶利的研究生毕业作品,但由于主演黄健玮身陷丑闻,导致该片在大陆上映困难。2024年3月,重新调整后的《默杀》才出现在国家电影局的备案公示中,最终得以顺利上映。

可以看出,《默杀》不仅以其惊悚悬疑的剧情切入市场,还通过精心设计的叙事策略占据了观众的心理高地。在此基础上,未来可能还会有更多类似的“大尺度犯罪片”出现,这也将是对市场的一种变相透支。

与此同时,暑期档其他影片表现普遍低迷。奇幻爱情片《欢迎来到我身边》和动画电影《伞少女》反响不佳,票房表现不理想。尽管《默杀》在一定程度上提振了大盘,但与去年30亿量级的影片《消失的她》相比,整体市场回温仍有待观察。

为了应对市场冷清、缺乏头部影片的局面,今年暑期档掀起了频繁的提档潮。包括《默杀》在内的多部影片纷纷选择工作日上映以取得时间优势。《抓娃娃》及《野孩子》均选择提前上映,以期抢占市场先机。《抓娃娃》被广泛认为有望成为新的市场引爆点。

此外,8月即将上映的《解密》《逆行人生》等影片备受期待,不少业内人士将“救市”的希望放在这些即将上映的重磅影片上。暑期档市场能否回暖、票房是否能逆袭,很快将见分晓。

众多银行合作火速出入款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