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副总理批评欧盟加征中国车企关税:损害民众利益无益于经济


据观察者网7月9日转引路透社报道,德国副总理兼经济部长罗伯特·哈贝克在参加奔驰总部的一场仪式上,公开对欧盟委员会加征中国汽车企业关税的决定提出了严厉批评。他指出,通过关税来保护和隔绝经济领域的竞争,对于高度依赖出口的德国来说是错误的,关税只会让所有商品变得更贵,最终对消费者和民众造成伤害。

在哈贝克发表这些言论的几天前,欧盟刚刚宣布将正式加征对中国的汽车关税,并声称这一措施旨在改变中欧贸易不平衡的现状。然而,哈贝克的言论显然对这一决定提出了质疑,并站在了反对的一方。

值得注意的是,哈贝克的快速“变脸”引发了广泛关注。据俄罗斯卫星社报道,在6月22日访问中国期间,哈贝克曾经表示美国、巴西和土耳其等国对中国实施了惩罚性关税,但欧盟尚未采取类似的措施,他还强调欧盟加征关税是为了创造与中国企业公平竞争的环境。然而,仅仅不到半个月的时间,他的态度却发生了180度的逆转。

那么,哈贝克态度急剧转变背后的原因是什么呢?主要有三方面的考虑。首先,他真正的目的并不是为了全力支持欧盟对中国车企加征关税,而是为了维护德国汽车企业的利益。对于包括哈贝克在内的欧洲政客而言,他们希望通过关税政策,使欧洲车企能够在与中国车企的竞争中处于更为有利的地位。因此,欧盟对中资车企启动为期9个月的调查,其实是为了获取中资车企的技术、材质、工艺和经营发展等重要信息。

其次,哈贝克此次立场转变,也来自于国内的巨大压力。上次他访华的主要任务是充当中欧之间的调解人,以期解决贸易争端,维护德国中小企业的利益。然而,他在中国所说的话不仅没有解决问题,反而引发了中方的不满,使他无法获得中方高层领导的接见,灰溜溜回国后也遭到了国内的批评。许多网友甚至在他的访华视频下留言讽刺他是在为美国利益服务。因此,此次哈贝克出席奔驰的仪式发表上述言论,也是试图为自己之前的立场和言辞进行补救。

最后,哈贝克的态度变化还可能与中国的反制措施直接相关。据报道,在欧盟宣布对中国车企加征关税的同一天,中国商务部即开始对欧盟白兰地进行反倾销调查。尽管这一调查目前对欧盟的实际影响尚难预测,但无疑向欧盟发出了强烈的警告信号:如果欧盟坚持对中资车企采取加税措施,势必会招致更为严厉的反制行动,最终可能导致中欧之间的贸易摩擦升级为贸易战,而这绝非与中国有深厚合作关系的德国企业所希望看到的局面。

综合这些因素,未来几个月的谈判中,欧盟极有可能继续以加税为名,变相逼迫中国政府和中资车企让出更多利益,以便使欧洲本土车企能够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哈贝克此次批评欧盟加征关税,实际上是在提醒欧盟:关税只能作为维护利益的手段,而绝不应该成为最终目标。

众多银行合作火速出入款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