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暑期档的一部电影引起了广泛讨论,豆瓣评分仅为5.2分,却不断刷新票房纪录,甚至有望成为五一档以来第一部累计票房破5亿的作品。这部电影就是《云边有个小卖部》(下称《云边》)。很多观众在短视频平台上为影片动人情节感动落泪,同时也有观众在豆瓣上给出低分。如此矛盾的评价,这部影片究竟凭借什么脱颖而出?让我们深入探讨一下其中的奥秘。
《云边有个小卖部》的成功与观众的选择密切相关,在我们看来,这并不是烂片的胜利,而是一些潜在的关键因素使其脱颖而出。首先,它抓住了00后这一群体的注意。在电影行业中,畅销书的IP改编一直是热点,尤其在青春片领域。但是,随着时间推移,观众的口味发生了变化,许多畅销书IP已经不再能吸引当下的主流观众。而《云边》,却是为数不多能够与00后观众形成共鸣的项目。张嘉佳作为80后作家,其作品带有80后的集体回忆,同时浪漫而唯美的文风使其具备较强的个人特色。与郭敬明和韩寒相比,张嘉佳显得有些大器晚成,这也给了他更广泛的受众群体。
值得注意的是,《云边》在2020年因短视频平台的传播而二次走红。尤其是疫情期间,短视频平台成为了人们消遣的重要途径,这本书因而在学生群体之间迅速传播,培养了一大批忠实粉丝。张嘉佳的入驻抖音,为影片进行了一次完美的预热,其短视频内容获得了广泛点赞,使得《云边》在年轻读者群体中获得了口碑和认知。2020年,《云边》的发货量达到了200万册,超越前两年的总和,可以看出书粉对其热情程度相当高。
这部电影在抓住了00后观众的关注在宣发策略上也进行了精心布局。影片选择在6月底上映,针对期末与高考后的放假学生群体,同时将小说签售会融入电影路演,加深了书迷对影片的期待和粘性。根据数据显示,20-24岁之间的购票用户占比高达40.6%,甚至高于日本动画电影《排球少年!!垃圾场决战》。
除了通过精准的市场定位抓住了关键受众,《云边》在内容上也对书粉进行了细致的回应。作者张嘉佳亲自操刀电影,使得影片在情节改编、选角和画面美术上都尽力满足书粉的期望。开篇的2D动画桥段,以及演员周也的选择,都体现出了对书粉的高度尊重和还原。尽管故事结局有所改变,但这种变化反而成为了对书迷的一种“彩蛋”,广受好评。
《云边有个小卖部》中,丰富的情感共鸣点更是其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影片中,有三条情感线尤为动人:与外婆王莺莺的亲情线、唯美的爱情线以及充满故乡情怀的故事背景。外婆的角色由艾丽娅饰演,她的表演成为影片的情感高光点,引发观众对长辈的真实情感回忆。爱情线则描绘了三种不同的爱情关系,通过煽情的BGM和唯美的故事走向,尽管人设和故事情节显得离谱,但仍能触动人心。而小镇青年们对故乡的情怀,更是让人在大城市中辛苦打拼时,记忆中的家乡成为心灵的港湾。
尽管在叙事上存在一定瑕疵,但影片通过丰富的情感表达弥补了这一不足。尤其在影片尾声,通过一系列煽情的故事桥段,成功地将观众的情绪带入整体氛围中。为情绪买单,使得《云边》成为了年轻观众的选择。
无疑,市场环境同样为这部影片的成功提供了有利条件。在长时间缺乏爆款电影的市场情况下,《云边》以其情绪充沛的内容和流量IP,成功引爆市场。尽管豆瓣上有观众对影片提出质疑,但这种广泛共鸣的内容无疑满足了大多数观众的需求。《云边有个小卖部》,通过精准的市场定位和深刻的情感表达,成为一部现象级的电影,重新定义了好内容的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