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克斯新作《头脑特工队2》:探索焦虑与青春期情感的新篇章


皮克斯动画工作室自2015年推出《头脑特工队》(Inside Out)以来,就以其独特的视角和深刻的主题收获了全球观众的赞誉。如今,9年后,大家期待已久的续集《头脑特工队2》终于来了!该影片在海外上映首周末便取得了票房和口碑的双丰收,烂番茄新鲜度高达92%,爆米花指数也达到了惊人的98%,创下了北美影史动画电影开画票房第二位的记录。

《头脑特工队2》讲述了原作中的小女孩莱莉已从初中毕业,步入无常而动荡的青春期。12岁的她开始经历长痘痘、焦虑未来、撒谎、叛逆等一系列成长的烦恼。在她的大脑内部,原先配合默契的情绪角色——乐乐(快乐)和忧忧(悲伤)等,突然迎来了新的情绪伙伴:焦焦(焦虑)、慕慕(嫉妒)、尬尬(尴尬)和丧丧(厌倦)。这些新的情绪加入“控制台”,引发了大脑内的新一轮大改组和挑战。

近日,动画学术趴有幸在国内上映前夕采访到了该片的主创团队,导演凯尔西·曼(Kelsey Mann)和制片人马克·尼尔森(Mark Nielsen)。他们向我们详细分享了影片创作的心路历程和幕后故事。

凯尔西·曼认为,第一部《头脑特工队》通过一种“视觉语法”来呈现复杂的情绪,这种表现形式非常具有挑战性,但最终做到了合理顺畅。在续集中,他们希望拓展这种“视觉语法”,不仅展示情感,还要深入描绘大脑中的“信念树”(belief system)。这对于团队来说是一个既让人兴奋又富有挑战的任务。

制片人马克·尼尔森则回忆了制作第一部《头脑特工队》时的一幅美丽插画:乐乐和忧忧相拥,图下写着“拥抱悲伤”。这一简单而深刻的概念构成了第一部电影的核心主题。同样地,他们希望续集能与观众产生情感共鸣,特别是在焦虑这个主题上,因为青春期是人类心理最为复杂微妙的时期之一。

新的情绪角色焦焦、慕慕、尬尬和丧丧加入《头脑特工队2》是经过深思熟虑的选择。曼导演提到,在青春期,自我认知和社交适应成为了生活的重要部分。他们与许多专家交流,包括伯克利大学的教授达彻尔·凯尔特纳(Dacher Keltner)和作家丽莎·达穆尔(Lisa Damour),这些交流让他们深受启发。

从创作的角度来看,影片中的“信念树”机制也是一个重要的创新。曼导演介绍,他们团队花费了大量时间和精力来设计信念树,并最终决定用声音波形来表现信念树的外观设计,这增加了影片的情感层面共鸣。

在制作续集与开启新系列之间,尼尔森制片人表示,制作续集并不比创造原创影片更容易。即使有前作的世界观和角色基础,制作团队依旧面临如何让角色继续成长和呈现新故事的挑战。他们几乎是把《头脑特工队2》当作一部原创电影來制作,这种态度让续集在保持前作核心的基础上,增添了不少新的惊喜与独特性。

《头脑特工队2》将在6月21日于国内上映,届时将会带给观众们更多关于青春期情感和自我认知的深刻思考。期待这部影片再次带来心灵的启迪和情感的共鸣。

众多银行合作火速出入款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