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众们钟爱的张颂文,更像是一个想象中的偶像:他演技出众、亲和力强、低调处世、享受生活。但一旦具体到现实生活中,他的不完美也会被放大。
《狂飙》火爆后,张颂文并未停下脚步,上半年他就推出了三部作品——剧集《猎冰》《看不见影子的少年》和真人秀《灿烂的花园》。然而,“人红是非多”,伴随着高产也不可避免地迎来了争议。有观众对他选择剧本的眼光提出质疑,认为他在重复自己;有人对他的演技表示怀疑,认为有退步;甚至有人指责他在节目中抛头露面过多,立好了“穷酸人设”。
曾经那个因收入低、在北京买不起房而得到广泛同情的大器晚成的张颂文,如今却面临着与内娱“死磕西”的局面。
《猎冰》中张颂文饰演的“绝命毒枭”角色,虽豆瓣评分仅4.3,但他的个人表现依然得到了观众的认可。而在近期的《看不见影子的少年》中,虽然剧集评分较高,但不少观众认为他饰演的“正义警察”角色缺乏层次,显得扁平。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相反结果?问题核心在于剧集为演员提供的表演空间不同。《猎冰》的拍摄时间在《狂飙》之后,张颂文还处于饰演反派的“舒适区”,他擅长在温良与狠辣之间自由切换,演绎人性的复杂。而《看不见影子的少年》中,角色的性格、心境、际遇变化相对较少,人物弧光也较弱,使得张颂文的表演空间受到限制。
如同行业里常说的“人保戏”和“戏保人”,《猎冰》无疑是典型的“人保戏”。张颂文通过精湛的演技赋予了角色更多的深度和层次,而在《看不见影子的少年》中,虽然他与荣梓杉的搭档情感丰富,却受到角色设定的限制,难以出现强烈的演绎冲突。
《狂飙》走红后,张颂文面临两个主要问题:其一是“积压”作品纷纷上线,其中不乏质量堪忧之作;其二是同质化角色接踵而至,反派和父亲的角色轮番上演,让他难免被固化。在不够红时,演员的选择权有限,有时不得不重演类似的角色。《猎冰》中的黄宗伟与《狂飙》中的高启强就有很高的重合度,这或许是张颂文接戏时身不由己的选择。
走红后,张颂文的“积压”作品如《不止不休》和《第八个嫌疑人》也纷纷推出。然而,剧集整体质量不高,虽然拿他做宣传,但并没有带来显著效果,反而对其口碑有所消耗。
张颂文在爆红后的首部新作《看不见影子的少年》特意选择饰演一位失孤父亲,以此摆脱“反派专业户”的标签。然而,观众对此也有了“抵抗力”,没有更多惊喜。
当一个类型的角色火了,之后同质化角色大量找上门,演员如果尝试新角色,需要面临市场的检验。而对于如张颂文这样的实力派演员而言,其挑战不仅在于角色表演,也在于如何维持公众对现实中“完美形象”的期待。
真人秀《灿烂的花园》中,张颂文因言行再度陷入争议。有人批评他在节目中过于“穷酸”或“爹味十足”,但这实际上是对其现实生活习惯和教学风格的过度解读。
公众喜欢的张颂文,或许只是想象中的完美。他的爆红与长红,某种程度上也证明了行业在趋于成熟。在作品之外,他的生活状态依然引人注目,未来,他将在谍战剧《孤舟》和古装悬疑剧《清明上河图密码》等作品中继续演绎新角色,期待带来更多惊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