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预备役人员选拔已全面启动,引发了广大网友的强烈关注。许多人在后台提问,想了解有关预备役选拔、军衔、待遇等问题,以及具体政策细节。基于这些问题,我们结合《中华人民共和国预备役人员法》,为大家梳理并解答。
### 1. 哪些人会参与选拔
预备役人员主要从符合服预备役条件的退役军人和专业技术人才、专业技能人才中选拔补充。从今年的情况看,选拔人员以近年退伍的年轻人为主。由于这是一次“选拔补充”,涉及的人数并不多。
### 2. 参加了预备役登记,为啥这次没接到通知
完成预备役登记,并不代表自动加入预备役部队。预备役人员需经过兵役机关体检和政审,并由部队遴选确定和授衔任职,才能正式编入预备役部队。因此,即便已经进行了预备役登记,还需要通过上述环节的筛选才能最终成为预备役人员。
### 3. 体检政审合格后,训练如何展开
若体检和政审合格,相关人员将参加至少为期一个月的军事教育训练,类似新兵入伍后进行的初期训练。训练合格后,预备役人员将被授予军衔。年度军事训练时间将由战区级以上军事机关根据实际需要决定,以确保预备役人员保持一定的战斗力和军事素养。
### 4. 预备役的待遇保障如何
预备役人员享有多方面的待遇保障,包括服役津贴、任务津贴以及伙食、交通等补助。服役津贴根据军衔等级,每月几百到上千元不等。此外,预备役人员还享有规定的医疗、抚恤等待遇,并有人身意外伤害保险等保障措施,确保预备役人员在履行职责时拥有充分的经济和生活支持。
### 5. 接到征召后,原有的工作咋办
根据相关规定,预备役人员所在单位不得因其履行预备役职责而对其进行解聘、辞退或降低待遇等处罚。预备役人员在机关、团体、企业事业组织中工作的,其所在单位应当保持其原有的工资、奖金、福利和保险等待遇,保障预备役人员在执行任务期间仍能享有正常的职业发展和待遇。
### 6. 预备役人员能拒绝征召吗
对预备役人员而言,“若有战,召必回”是承诺,更是法律的要求。除非有严重疾病、家庭重大变故等特殊情况,经批准后才可暂缓征召。因此,一旦接到征召命令,预备役人员需尽快报到并履行职责。
### 预备役部队建设迈入新阶段
自2020年7月1日起,预备役部队全面纳入军队领导指挥体系,2023年3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预备役人员法》正式施行,使得服预备役制度有了更完善的流程和保障。这也意味预备役部队建设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未来将有更多符合条件的人员加入预备役,为国家安全和应急任务提供坚实保障。
欢迎战友们加入预备役部队,共同为国家安全贡献力量,时刻准备,听从召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