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右倾浪潮来临:未来决策影响深远


欧洲左久了,就该右倾了。从4月25日法国总统马克龙在索邦大学发表的讲话中可以看出,欧洲正面临着重大抉择。马克龙说道:“我们必须清楚地认识到,今天,我们的欧洲九死一生。它可能会死去,可能会消亡,而这一切都取决于我们的选择,我们现在就必须做出这些选择。”当前,欧洲的命运就掌握在自己的手中,而这种抉择的重要性将在即将到来的欧洲议会选举中得到体现。

6月6日至6月9日,欧洲议会选举将正式举行投票,欧盟27个国家约4亿5000万人将选出720名欧洲议会议员,这些议员将共同决定欧洲的未来。

过去五年间,从新冠病毒到中美贸易摩擦,再到俄乌冲突和哈以冲突,欧洲和整个世界经历了一连串动荡。这种动荡促使保守主义和极右翼势力在欧洲迅速崛起。反移民、反欧洲一体化、反全球化的极端右翼浪潮愈演愈烈,欧洲多国在右转的道路上越走越远。曾经以左派著称的欧洲,如今正在经历思想上的大变革。

外部风险的不确定性,各种黑天鹅事件和军事冲突的风险加剧,都在一定程度上鼓励了欧洲右倾保守主义的崛起。以德国为例,这个曾经在能源问题上吃过大亏的国家,正在变得越来越右倾。德国选择党作为欧洲崛起的极右翼党派之一,曾在今年初因讨论驱逐数百万移民背景的居民引发大批示威,反对其极端行为。

此外,哈以冲突爆发数月以来,欧洲多国发生了各种支持哈马斯的活动,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刺激了欧洲的右倾。当多元化的价值观难以协调时,驱逐推行单一价值观成为一种选择。德国之外,包括意大利、芬兰、斯洛伐克、匈牙利和捷克等国,都有着强硬的右翼分子。在法国,极右翼国民联盟目前支持率已超30%,远高于马克龙领导的复兴党。

右倾意味着保守、极端甚至更具攻击性,这样的欧洲对外界来说并不是个好消息。每次右倾背后,都是世界更加动荡的表现。反移民、反回教和反欧盟主义结盟了欧洲极右翼势力,俄乌冲突和哈以冲突不断提醒欧洲人,某些价值观与文化难以融入主流。

这种极端保守主义的发展,让欧洲国内的传统主流党派面临不满,催生了右倾趋势。欧洲和美国对精英集团的不满和不信任同样加剧,特朗普的上台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随着欧美政坛进一步右倾和强硬,对其他国家的外部挑战也将加剧。

根据欧洲对外关系委员会今年1月的报告预测,即将在欧洲议会选举中,右翼政党将获得更多选票。在奥地利、比利时、法国、意大利和荷兰等九国中,民粹主义右翼党派的支持率均位列前茅。这意味着欧洲保守派和右翼联盟可能首次在欧洲议会赢得过半数席位,影响整个欧洲的未来策略。这对整个欧美甚至全球都有深远的影响。

从内部来看,欧盟极右翼政党大多缺乏执政经验,其短视和相对极端的政策可能会使欧盟变得更具进攻性。极右翼分子通常推行经济民族主义和贸易保护主义,这会导致全球贸易和跨境投资放缓。在外交上,这些党派重视“本国优先”,反对全球化,这对全球经济和稳定都是不利的。

如今越来越多的欧洲民众在全球化浪潮中利益受损,欧美右翼党派崛起,背后是投票的结果。这次选举将选出720名欧洲议会议员,根据各国人口占比分配席位。现任最大的党团是持保守主义的欧洲人民党团,未来右翼势力的多寡,将影响欧盟整体策略的转向。

这个世界需要更多的合作,而不是各国抱着“本国优先”的经济民族主义。如果全球化浪潮在今天走到头,对我们来说,尤为不利。

众多银行合作火速出入款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