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联社报道,在过去两年间,世界政治格局风云变幻,俄乌冲突和巴以冲突的激化,导致全球范围内的地缘政治风险急剧攀升。在此背景下,全球军工企业接获的订单数目激增,这家伙造成企业的积压订单量大幅攀升,刷新历史新高。据英国《金融时报》的调查显示,全球十五大军工巨头的订单积压总额在去年已大幅攀升至7776亿美元,较2021年的7012亿美元增长超过百分之十,订单量的增长趋势延续至2023年。今年前六个月,这些军工巨头企业的积压订单总额达到了7640亿美元。
随着各国政府对军工产品的需求不断增长,这些军工企业的积压订单量预计将进一步提升。在强烈的市场需求推动下,全球资本市场投资者对军工领域的投资兴趣随之高涨。观察过去一年的股市情况,一个显眼的数据是,MSCI全球股市基准指数上升了百分之二十五,与此同时,欧洲斯托克航空航天和国防类股指数的增幅则超过百分之五十。投资者显然相信,各国政府在国防上的投入仍将持续增加。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俄乌冲突事实上加速了全球军工支出的增长。根据斯德哥尔摩国际和平研究所公布的数据,2022年全球政府军费支出总额升至2.24万亿美元的历史新高,同比增加了3.7%。尤其在欧洲,许多国家政府在俄乌冲突后签订了新的弹药和坦克采购订单,以此来补充因援助乌克兰而损耗的国家库存。这导致欧洲国家的军费支出连续30年来首次出现如此大幅度的同比增长。
在这些军工企业中,韩国韩华宇航的订单增幅尤为惊人,其订单量从2020年的24亿美元飙升至2022年的152亿美元。韩国作为重要的军工制造国,在过去两年里,得益于大量出口订单,特别是来自东欧国家的订单,军火出口量显著上升。据斯德哥尔摩国际和平研究所的最新数据,韩国已跃升为全球第九大武器销售国,相比2000年仅位列第31位,可见其军工产业的飞速发展。
另一个从增加的国防开支中受益的典型例子是德国的坦克制造商莱茵金属,其积压订单从2020年的148亿美元增至2022年的279亿美元,并在今年上半年增加至325亿美元。然而,值得注意的是,尽管积压订单大量增加,这些订单还未能及时转变为相应的收入。斯德哥尔摩国际和平研究所对全球100家军工企业的分析表明,2022年全球武器和军事服务的销售收入总计5970亿美元,相较于2021年的收入还显示出3.5%的下降。
尽管面临新订单的涌入,但许多军工企业由于供应链中断和劳动力短缺的问题,一直难以快速提高生产能力。分析师坎宁安表示,预计未来军工企业的订单渠道将继续保持强劲,这意味着将有更多的订单成为现实。考虑到目前复杂多变的国际局势,可以预见军工企业的订单还将保持增长态势,国防相关支出或将继续维持高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