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电视台12月17日报导,阿根廷目前面临着前所未有的经济挑战。当地时间12月16日,11个省份宣布进入经济紧急状态,这是自12日阿根廷新政府公布经济新政后,省级行政区作出的重大举措。阿根廷新任命的经济部长路易斯·卡普托在12日提出了一系列旨在减缓财政赤字、遏制通货膨胀的政策方案。这些措施包括将政府部门从18个减少至9个、削减能源和交通补贴、暂停新的公共建设项目招标,等等。
新华社图片显示,在紧急经济政策的背影下,路易斯·卡普托还特别提到,在竞选期间,新任总统米莱有一个美元化经济计划的承诺。对此,卡普托强调这一目标仍在持续追求中,总统并未食言。他表示,只有与人民建立起真正的信任契约,政策的制定才会顺利进行。而通过实现零赤字的承诺,显然这一目标对新政府来说至关重要。
在外界声音中,财政调整常常被认为是政治问题。对此,卡普托有不同看法,他认为60%的支出削减归因于政治决策,而包括补贴在内则占了总支出的80%。他批评过去的补贴政策并未给予实际帮助,反而由于赤字资金大多来源于发行货币,增加了通货膨胀的压力。
与此同时,阿根廷新众议长马丁·梅内姆也推出了他的”电锯计划”,决定取消官方广告和出国行程等。这是新政府节约财政开支、实行紧缩政策的又一表现。
加之米莱政府进行比索贬值措施后,物价水平急剧飙升,涨幅在某些地区甚至达到了100%。经济学家们普遍认为该国的财政调整刻不容缓,然而在具体采取何种措施进行调整方面仍然存在诸多争议。另一方面,工会组织和社会运动团体警告,当前的经济路径可能对民众造成严重影响,并呼吁针对紧急情况召开应对会议。
12月13日,卡普托通过视频宣布了关于阿根廷本国货币与美元汇率的调整,宣布比索对美元的官方汇率将从800比索兑换1美元开始调整,贬值幅度超过50%。此外,新政府还宣布削减公共支出,如将国家机构从18减至9,取消未开始的项目招标,提高社会补贴,增加进口税和出口预扣税,以及推动更为灵活的进口审批系统。
在这样一个多事之秋,阿根廷的政治经济正经历着剧烈的变动,从当选总统的就职开始,到新内阁的组建,阿根廷正全速前行在自救之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