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暑期档:不单是好坏之争,而是乱象丛生


目前一直被唱衰的2024年暑期档,并非单纯的好或坏,而是以一个更加准确的形容词来描述:乱。这种混乱不仅体现在票房市场的难以估测,也体现在影片的档期安排和市场不确定性的种种表现。

在春节档以80.16亿的成绩刷新中国影史春节档票房纪录后,上半年总票房成绩开始陷入低迷,总票房仅为239.02亿,同比减少了23.28亿,甚至不敌2016年。然而,当人们觉得今年会“高开低走”,票房会持续低迷时,4月份的清明档再次以8.41亿元的成绩刷新了中国影史同档期票房纪录。紧接着的五一档也表现出色,以15.27亿元位居档期影史第四。当我们以为市场会因此好转时,6月份的票房仅为22.3亿,成为上半年月票房最低,这一波动让市场对即将到来的暑期档感到担忧。

受此影响,发行市场出现了混乱。刚进入7月,多部电影纷纷提档上映,如《海关战线》从7月5日提至6月28日,《默杀》从7月4日提至7月3日,《抓娃娃》从7月18日提前至7月16日。更有意思的是7月3日,王俊凯主演的《野孩子》宣布提档至7月10日上映,然而当天晚上又迅速发布了退档公告。这种朝令夕改说明发行方也陷入一种迷茫,不确定的情绪占据了市场上风。

在不确定的市场下,我们更加迫切地需要明确一些确切的信息,来厘清2024年暑期档的局势。观众无疑会问:“暑期档到底有谁在啊?”这不禁让人想到方协文的那句话,这句话仿佛成为了观众向院线发问的最佳注解。

从2020年起,“含腾量”一词就被频繁提及,它无疑说明在缺乏新的指标作为参考标准时,个人IP的影响力成了市场的关键风向标。通过春节档的“贾玲”“韩寒”票房成绩验证,这一现象在今年暑期档电影《抓娃娃》提档事件中再次应验。许多网友在预告片评论区表示尽管对影片内容一无所知,但因为沈腾和马丽的加盟,他们仍然愿意购票观影。

除了沈腾和马丽,2024年暑期档还有陈思诚和乌尔善两位影人也具备强大的票房号召力。他们分别带来了《抓娃娃》、《异人之下》和《解密》三部作品。这些影片的票房表现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暑期档的整体走势。

《抓娃娃》由沈腾、马丽主演,是暑期档最具竞争力的选手之一。两位喜剧人在多年不合作后再度联手,无疑吸引了大量观众的关注,据业内人士预测,票房有望达到24亿到30亿。然而,影片质量仍是市场唯一的担心点。不过,已经推出的预告片隐藏了很多剧情细节,也显示了主创团队对此片信心十足。

乌尔善导演则凭借2023年的《封神》再一次证明了他的选角能力。而《异人之下》作为一部IP开发的作品,演员形象与原作的契合度成为了观众关注的焦点。彭昱畅在剧版中已经赢得了好评,这对电影版将构成一定挑战。

陈思诚则通过《唐人街探案》、《误杀》和《消失的她》等影片奠定了自己在市场上的地位。新片《解密》改编自麦家的同名小说,导演在悬疑和谍战元素的结合上再次展现了他的才华。此外,影片中刘昊然的新造型也在社交平台上引发了热议。

除了个人人气,短视频平台也成为了观测票房走势的新风向标。《孤注一掷》、《封神第一部》和《消失的她》等影片都借助短视频平台成功造势。然而,这一策略也面临挑战——影片内容是否具备爆点和观众情绪的快速变化让发行方难以精确掌握市场动向。

总的来说,2024年暑期档的市场状况复杂多变,除了影片质量和演员阵容外,市场的不确定性和宣传策略都将对票房产生影响。在这样一个混乱的市场环境中,唯一确定的是,我们必须时刻关注市场变化,才能抢占先机。

众多银行合作火速出入款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