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警:本周末或将迎来地磁风暴,夜空将绚烂绽放极光


国家空间天气监测预警中心近日发布消息称,地磁活动目前仍在持续,并预计将会在12月4日迎来一次地磁风暴,其强度可能介于小到中等规模。据悉,这场地磁风暴是由太阳冕洞高速太阳风和12月1日发生的太阳日冕物质抛射(CME)共同作用的结果。

具体来看,从北京时间12月1日下午5时至次日上午8时期间,地球经历了一场持续3小时、Kp指数达到7的大型地磁风暴,以及一场3小时Kp指数为6的中等地磁风暴和9小时的小型地磁风暴。值得注意的是,Kp指数是反映每三小时地球磁场活动状况的指标,数值越高意味着地磁活动越强烈。

受到地磁风暴的影响,国内多地如黑龙江、内蒙古、新疆等地区出现了壮观的极光现象。有趣的是,即使在北京这样的北纬低地区,此次亦有极光目击和观测记录,为市民带来了一场不一样的视觉盛宴。今年以来,这已是第七次出现大地磁风暴级别的活动,前几次分别出现在2月27日、3月23日和24日、4月23日和24日以及9月19日。

地磁风暴除了能够创造绚丽的极光奇观外,它们对于地球环境和人类活动都会带来一定的影响。太阳日冕物质抛射(CME),这种太阳爆发活动,会驱动着数亿甚至数万亿吨的日冕物质以极高的速度被释放出来。这些快速移动的冲击波在到达地球时会显著改变地球磁场的方向和强度,导致地磁风暴的发生。

地磁风暴期间,地球高层大气中的微粒活动加剧,导致大气整体受热膨胀并向高空蔓延,这为在轨运行的航天器制造了更大的飞行阻力。例如,此次地磁风暴过程中,风云三号G星的轨道在单日内降低约300米,这一数值几乎是正常衰减情况的四倍。但得益于精准的预报服务,卫星运控部门已做好充分准备,因而风云卫星的运行并未受到太大影响。

值得一提的是,地磁风暴对信鸽比赛也造成了不小的影响。在12月1日的比赛中,许多鸽子的归巢率大幅度降低,有的赛鸽俱乐部甚至只有不到20%的归巢率。一些有经验的协会、公棚及俱乐部根据信鸽飞行指数预报服务,选择了适当时间举办比赛,从而减少了由地磁暴带来的损失。

随着地磁活动的继续,公众可期待在未来几日内,特别是在12月4日左右,能够在适宜条件下捕捉到更多极光的奇妙景观。同时,也需对可能出现的通讯中断、导航误差等问题保持警惕。

众多银行合作火速出入款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