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大米价格飞涨,中国游客“粮食客”猛增潮


12月12日,青岛胶东机场发生了一起意外事件。一名前往韩国的中国游客因手提行李超重,而被航空公司工作人员拦截,未能成功登机。据悉,该游客行李中装有大量的粮食,在登机口由于超出规定重量导致行李被扣押。男子当场情绪失控,愤怒地摔打自己的行李箱,这一幕也致使航班延误了超过一个小时。

据航空自媒体”停机坪”报道,这已非个别事件。近来,有一群被业界称为“粮食客”的旅客频繁出现在青岛胶东机场,以及北京大兴机场等多个城市。他们成群结队扛着大米等粮食往返于中韩两地。在长期往返的过程中,不少“粮食客”甚至积累成为了航空公司的高级会员。

价格因素是驱使这股潮流的主要原因。青岛至韩国航线的机票价格颇为优惠,其中最低价仅为380元人民币。归功于航空公司对于国际航线允许免费托运的宽松政策,这些“粮食客”尤其会选择在机票价格最低时携带3-5件装有真空压缩粮食的行李。他们会通过合理规划,利用航司提供的免费托运行李额,使得带货成本极低。对于持有金卡、白金卡的乘客,行李携带量的优惠政策还能让他们带上更多的货物。

然而,这种做法带来了安全隐患。因为装满真空包装粮食的手提行李重量甚至可达30-50公斤,远超过客舱行李架38公斤的限重。”停机坪”指出,因手提行李过重,某次航班的客舱行李架被压裂,这种超载行为严重威胁飞行安全。此外,提到中韩两地间的粮食携带,动植物检疫政策也是个令人关注的问题。根据韩国海关的规定,除了禁止特定种类的食品以外,大多数食品如土豆、大米是可以自由入境的。

此现象背后是韩国国内粮食价格高涨所致。根据韩国统计厅数据,2020年韩国大米产量较前一年减少了6.4%,并且,2023-2024年度韩国政府还计划减少水稻种植面积,导致之后年度的粮食总产量进一步不足。高企的农产品价格和种植支出致使了韩国大米零售价格的持续高位运行。受此影响,消费者价格指数也连续上升,通货膨胀风险加剧。这种成本与需求的恶性循环,不但影响了韩国人民的日常消费,更间接地促使了粮食跨国携带的特殊现象。

众多银行合作火速出入款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