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2日,由顾长卫执导,郑执、郭方方、顾长卫担任编剧,葛优、王俊凯主演的电影《刺猬》在第26届上海国际电影节上荣获金爵奖“最佳编剧奖”。
编剧郑执也是电影原著小说《仙症》的作者。这位才华横溢的小说家因为短篇小说《仙症》而获得2018年“鲤·匿名作家计划”首奖和2019年首届“《钟山》之星”年度青年佳作奖,受到了著名作家苏童的高度赞誉,苏童称其“贡献了一个新的人物形象”。
在获得金爵奖后,郑执在接受澎湃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他对于这次获奖感到非常高兴,尽管没有提前预料到这个结果。他指出,《刺猬》是一部值得“最佳影片”大奖的电影,葛优在他心中也是“无冕之王”。他说:“尽管这次可能是我的运气好一点儿,但我认为这不仅是属于我的荣誉。”
郑执强调,写小说是一项个人创作,而编剧却是合作的艺术。因此,他认为这个奖并不单属于他个人,而是属于整个《刺猬》团队。在编剧过程中,他和导演顾长卫、演员葛优以及其他剧组成员进行了反复的沟通和调整,追求细节的精益求精。郑执指出,即使有好的台词和情节,如果不能通过演员的表演和影片的整体呈现传达给观众,也只是空谈。
电影《刺猬》的故事围绕葛优饰演的角色王战团展开。王战团因为早年的奇遇成了家人口中的“魔怔”和心病。他的侄子周正,由王俊凯饰演,在成长过程中被家庭和周围环境所困扰,妈妈总是告诫他远离王战团。然而,周正由于口吃和学业成绩不佳,渐渐与环境格格不入。两个被生活和亲情“卡住”的人逐渐在互相陪伴中获得温暖。
郑执介绍,从小说《仙症》到电影《刺猬》的改编过程中,最大的变化是整体基调的调整。原本小说中悲凉而阴郁的底色,在电影中被增添了暖色和积极向上的元素,以传递更多朴实的情感。这一调整是郑执与导演顾长卫等人共同达成的共识,意在带给观众更多的慰藉。
说到具体情节,郑执透露电影尽量保留了小说中精彩的部分,同时创作了一些独属于影像化的情节,观众需要去电影院体验才能感受到这些新元素。
郑执在采访的最后表示,“很开心很幸运拿到这个奖。希望这个奖的好运能够延续给未来的票房。希望正式公映时,大家会喜欢它。”
显然,《刺猬》不仅是一部在艺术上成功的电影,同时也蕴含着浓浓的温情和人性关怀,期待在后续的上映中获得广大观众的喜爱和认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