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硅料市场经历价格暴跌、产能过剩的寒冬中,硅料行业巨头通威股份宣布了一项大胆的扩产计划。2022年12月25日,通威股份披露了与鄂尔多斯市政府、准格尔旗政府签订的《绿色基材一体化项目投资协议书》。根据该协议,通威股份将在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斥资约280亿元人民币,建设一个集绿色基材和高纯晶硅生产为一体的巨型项目。
这一投资动向表明,尽管当前硅料价格持续走低,行业整体产能严重过剩,但通威股份依旧对未来的硅料市场保持乐观态度。该项目分为两期建设:第一期规划建设20万吨绿色基材(工业硅)及20万吨高纯晶硅项目,预计需要资金在130亿至140亿元之间;第二期则计划增加30万吨绿色基材和20万吨高纯晶硅的产能。据悉,每一期工程的建设预计将耗时15至18个月,第一期项目力争在2025年底前完工投产,而第二期项目将根据市场形势适时启动。
尽管通威股份的此次投资计划不会对其2023年及2024年的营业收入及净利润产生重大影响,公司仍需面对一系列风险和挑战,包括获取能耗指标、办理土地、电力等前置手续,另外,国家或地方政策的调整及项目审批条件的变化也可能影响项目的顺利实施。
通威股份不是首个在行业低谷期敢于扩产的企业。据了解,公司已在四川乐山、云南保山和内蒙古包头建立了三大高纯晶硅生产基地,在2023年6月底已具备42万吨的硅料产能,预计到2024年底产能将突破80万吨大关。上半年硅料出货量达到17.77万吨,在国内市场的占有率稳定在30%左右。今年前三季度高纯晶硅销量约28万吨,同比增长53%。
通威股份此次的扩产决定可能与对产业周期深刻的预判有关。公司创始人刘汉元此前在光伏产业大会上表示,虽然目前行业面临过剩,但光伏产业潜力巨大,预计不久后市场将迎来新的平衡,并可能爆发新一轮增长。把握好时机进行产能布局,对于企业长远发展至关重要。
总体来看,即便硅料市场正经历断崖式下滑,通威股份仍旧选择在此时扩大投资。这不仅是对未来市场的坚定信心,也是为了抢占下一个上行周期的先机。在硅料价格持续探底的当下,通威通过逆势扩产展现了其在行业中的领导地位和非凡的市场洞察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