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9日晚,央视足球之夜播出了对退役球员王楚的专访。在这次采访中,王楚不仅回顾了自己丰富多彩的职业足球生涯,也分享了他的退役原因及对未来生活的规划。
童年时代,王楚的足球之路充满了汗水与努力。从4岁起,他便在父亲的严格要求下进行训练。“大年三十和大年初一,我也得训练。”王楚回忆说,“父亲让我明白,不吃苦、不多付出,就不可能比别人更出色。”正是这样的训练背景,让他在很小的年纪就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王楚年少时就去法国梅斯俱乐部留洋,在那里,他很快融入了球队,并依靠优秀的表现成为了队中的佼佼者。“可能是因为年纪小,队友对我特别好,教我说法语。”他说。“我们和一队的体育中心只隔了一条河,每天都能看到自己想要去的地方,所有教练和队友都说等我十七八岁的时候,就可以去一队。”
在梅斯期间,他和队友皮亚尼奇的关系也很好。王楚承认,在球场意识上,自己曾感到和皮亚尼奇存在差距。“他总是能做出最佳选择,而我有时甚至连想法都跟不上他。”王楚说,“他大多数时候能做出最好的选择,但技术细节上我并不比他差,甚至某些方面要更好。”
然而,王楚也曾面临重大挑战。在他十七岁的时候,他遭遇了重伤,而这场伤病似乎成为他职业生涯的一大转折点。“无数晚上我都在琢磨为什么自己会受伤。”他说,“我吃喝、睡觉、训练、康复都很注意,但为何总是我受伤?”
伤病的阴影一直萦绕着王楚,并最终迫使他在职业生涯路径上做出了一个艰难的决定——退役。从1月到6月的几个月中,如果不打封闭,他甚至无法正常训练。“作为一位有了家庭的父亲,我不想未来无法陪伴孩子们运动,生命中乐趣会因此少很多。”
在谈到亚洲和欧洲球员差距时,王楚指出,这不仅仅是技术问题。许多中国小孩在基本功上并不比欧洲孩子差,但意识和思维的活用是关键所在。“很多教练说得没错,技术是由意识指导的,意识决定你如何运用技术。”
如今,王楚在退役后逐渐进入了人生新的篇章。他的故事不仅展示了一位球员在职业生涯中的坚持与奋斗,也为如何思考职业转型提供了一些启发。王楚的经历提醒人们,人生不仅仅是在追求竞技成绩,更有家庭和个人健康的长远考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