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子之间,手机见证沟通的温情


导演辛爽带来了一部全新作品《需要我时打给我》,使用手机作为拍摄工具,讲述了一个关于父子沟通的动人故事。辛爽在谈及创作理念时表示,“手机在我们生活中的角色已经变得非常复杂,它不仅仅是一个基本的通讯工具,更是娱乐、创作和沟通的工具。”在现代生活中,手机可以方便地处理各种事务,但打电话反而成了最不重要的功能。有人戏称,打电话是当代最重的社交礼仪。面对亲密的关系,一个表情包可能就足以传达思念,但对于疏远的父子关系,要如何避免遗憾地“保持通话”呢?

辛爽的新作《需要我时打给我》由vivo X100 Ultra全程拍摄,于7月24日上线,并在7月26日亮相西宁的2024 vivo影像盛典。短片以手机为情感线索,讲述了两代父子之间的沟通故事。一场戏中,久未见面的父子闲聊时,父亲试探性地问儿子是否结婚。这时铃声响起,儿子接了快递员的电话,说:“一会把新地址短信发给你。”这幕细腻地刻画了现代人生活的无奈,手机了解我们的私密信息,但却难以与最亲密的父母进行深度沟通。

vivo品牌一直提倡“本心而为”,鼓励人们做自己真正想做的事,传达想要的表达。辛爽也坦言,“‘本心而为’四个字听起来很简单,但实际践行起来却非常困难。”短片结尾,主角在一个寻常的夜晚,接到儿子的电话,儿子说“我感觉我有点想你”。这一刻,主角想到了年少的自己,也有过父亲承诺“有事打给我”的时刻,但那一通电话却一直未拨出。

辛爽指出,手机的多样性创造了新的沟通文化。一段语音、一条朋友圈,甚至一段搞笑视频的转发,现代人的轻巧沟通方式正在建立更扎实的亲密关系。短片中的儿子打电话没有任何要紧事,只是想告诉父亲“我想你了”。这样轻松、随心的表达方式在vivo的十年影像之路上也得到了验证。

实现“随心拍”的背后,是技术的复杂支撑。辛爽在使用vivo X100 Ultra拍摄短片后评价说,“这个手机超出了我对手机拍摄影像的想象,非常好地完成了一个严肃的拍摄任务。”《需要我时打给我》中的日夜景切换、室内外场景转换,甚至人物特写的背景虚化,都被这款手机轻松完成。主角回忆中的父母扭打戏份,也因为主摄云台级防抖功能,有了真实的临场感,而不会造成视觉不适。

移动影像技术的发展让每个人都成为创作者。2011年,诺基亚 N8手机拍摄的故事片《橄榄》标志着智能手机进入视频创作的前沿探索。到2020年,vivo发布了业内首款内置“微云台”的vivo X50系列手机,提升了防抖技术,让手机实现了接近专业影像的运镜效果。苹果的iPhone也在同年实现了杜比视界视频的拍摄,使画面更立体逼真。随着行业整体技术的升级,vivo自主研发的影像芯片不断迭代,提升了夜景视频拍摄的画质,成为用户实现复杂视频创作的有力工具。

如今,vivo X100 Ultra凭借蓝图自研影像芯片V3+版本及蔡司2亿APO长焦镜头,进一步强化了防抖能力和夜景拍摄质量,成为“影像灭霸”。这种技术实力让手机拍摄的年度大片成为可能。

十年来,vivo与众多国际创作者共创影像作品,将普罗大众引领至创作前沿。通过手机,普通人可以自由记录生活,表达真实情感,映照时代的变迁。辛爽用手机拍摄的短片《需要我时打给我》,正是这种创作趋势及技术进步的生动体现。拿起手机,记录生活的每个瞬间,让每个人都能在时代的故事中留下自己的印记。

众多银行合作火速出入款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