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光鲜亮丽的综艺舞台上,一群特殊的参赛者因其“体制内”的标签受到广泛关注。他们以扎实的专业功底和靠谱的人设赢得了许多粉丝的尊敬。国家“严选”的演员,难道不是公众立足的更好榜样吗?
《浪姐5》节目开播之际,体制内越剧演员陈丽君一跃成为焦点,因其决定参赛被一些人认为是“不务正业”。陈丽君在节目中坦言自己对于不足以养家的自责引起争议,有人认为她在哭穷。然而,陈丽君的话语背后反映的是对父母的愧疚和用心良苦。
陈丽君的舞台表现无疑是精彩的,她的《天命》演出融合了越剧的唱腔和剑舞的韵律,震撼了现场观众,成为了热搜榜的常客。面对质疑,陈丽君坚定表示:戏曲需要传承,也需要创新,她始终坚持自己的艺术理念。
陈丽君并非第一个登上《浪姐》综艺的体制内角色。此前,上海歌舞团副团长朱洁静、中国歌剧舞剧院首席唐诗逸、中国国家话剧院演员万茜等都已亮相该节目。这些同为体制内的艺术家也面临类似问题,却都坚持通过这个平台展示其艺术。
这些积极参与综艺节目的演员不仅展示档次不输明星的专业素养,也向观众普及传统文化,赢得了外界的尊重和肯定。体制内的演员参与综艺,被看作是打破固有界限、为传统艺术创新的一种尝试。
陈丽君等人的尝试实际上是为了能将越剧等传统艺术推向更广阔的舞台,让更多的人欣赏并了解这些国粹。与此同时,她们的行为也在一定程度上打开了体制内艺术家与大众沟通的新渠道。
《浪姐》给娱乐圈带来了新的风景线:体制内演员的参与不仅提高了节目的艺术品味,也让更多的人开始注重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这些艺术界的姐姐们,他们不畏流言的勇气和执着也让她们成为了值得大众关注的焦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