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沙特阿美作为全球最大的石油公司,其财力和眼光备受瞩目。然而,这样的国际资本大佬也在中国A股市场遭遇了一次巨大挫折。根据最新披露的信息,沙特阿美于2022年豪掷246亿元,意图通过溢价购买荣盛石化的股份,以期占有该公司10%的股权,然而最终却惨遭内幕交易的陷阱,造成了高达60%的股权损失。
事情发生在2022年6月,当时沙特阿美与荣盛石化公司高层进行了会晤,商讨收购事宜。会后,消息逐渐流出,但在沙特实际出手前,荣盛石化内部早已暗流涌动,公司高管们争先恐后地利用这一内幕信息进行股票交易,从中非法获利。
首先曝光的是公司董秘全某英的行为。全某英频繁通过电话、会面等方式将收购消息透露给私募基金王仙鹏。而王仙鹏则操作其个人及家人名下多个证券账户,进行内幕交易,总计获利162万元。其交易时间与内幕信息变化、公开时间基本一致,构成了典型的内幕交易行为。
同时牵涉其中的还有全某英的哥哥荣盛能源公司副总经理。这位副总经理利用弟弟提供的内幕信息,在关键时期通过多个账户进行加杠杆交易,最终非法获利132万元。而公司的财务管理部门经理周文丽同样参与其中,她利用自己和丈夫的账户进行内幕交易,获利31万元。
控制公司的高层同样未能逃脱法律的制裁。控股股东总裁办副主任吴妙琴,作为负责打印文件的工作人员,因接触了大量内幕信息,自己也未能抵挡住诱惑,利用其股票账户进行交易,非法获利32万元。这些人明知法律的红线,却依然铤而走险,其行为堪称“太小白”。
面对这种情况,尽管多名高管因内幕交易遭到处罚,但公司整体的正常运作并未受到太大影响。沙特阿美入主荣盛石化的诚意是显而易见的,当时荣盛石化的股价为15元,而沙特阿美选择以24.3元的价格溢价购买,溢价率高达88.4%。但过程中的内幕交易及其带来的市场波动最终导致荣盛石化股价一年内急剧下跌至8元,沙特阿美因此被套牢60%。
这一事件为A股市场敲响了警钟,同时也给投资者包括沙特这样的国际资本一个启示:不仅要重视公司基本面和潜在的市场前景,还要警惕内部治理及各类潜在风险。沙特阿美入股荣盛石化后,尽管经历了股价大跌,但其战略意义依旧存在。首先,荣盛石化在原油采购和原材料供应方面将得到极大保障,此外,上下游产业整合也有望提升公司的长期价值。
目前,荣盛石化经过几年的市场波动,市净率已回落至2倍,处于近十年来的最低水平,这种估值水平可能意味着投资的风险与机会共存,对投资者而言,需谨慎权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