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汶利新作《默杀》:犯罪悬疑片引爆票房


柯汶利导演及编剧的犯罪悬疑片《默杀》上映不到一周,票房已突破五亿,甚至超越了大IP改编电影《云边有个小卖部》。票房预测数据显示,这部电影有望成为今年暑期档第一部破10亿的影片。

2019年,柯汶利导演的《误杀》创下了13亿票房佳绩。该影片翻拍自印度经典电影《瞒天过海》。《默杀》则是柯汶利真正意义上的第一部原创长片,构思于他的研究生阶段,其剧本灵感来源于一则社会新闻。故事讲述一个女儿放学后失踪,但监控显示她已经回到楼里,母亲挨家挨户问询,最后发现女儿被人杀害。案件发生时,许多人听到了动静,但无人报警,也无人制止,最终导致悲剧的发生。

除了严肃的内核,《默杀》紧张刺激的风格和层层反转的叙事手法,迎合了当下年轻人对悬疑片的审美。这部电影注定成为近期大银幕的焦点。近日,记者专访了《默杀》的导演柯汶利,从《误杀》到《默杀》,这位持续输出爆款的导演,通过电影传达了他朴素的世界观。

《默杀》的英文片名为“A Place Called Silence”,“沉默”是电影贯穿始终的主题。影片通过几个女学生的离奇失踪,引出了多年前的一桩校园霸凌案件。一个绝望的父亲为此走上复仇之路,牵连其中的人上演了一出“罪与罚”的故事。柯汶利是马来西亚人,在台湾求学,后到内地工作、拍片。他将《默杀》的故事背景设定在他的家乡槟城。槟城作为一个多民族、多文化、多语言的城市,为影片注入了多元氛围,一种他与各族群之间的对话。

影片的最大悬念并非是谁是凶手,而是沉默在悲剧中的推动作用。柯汶利希望通过不同角色的视角呈现社会对沉默的态度。当不公事件发生时,施害者固然可恨,但冷眼旁观者更令人心寒。影片中,男主角林在福的女儿惠君遭受校园霸凌。有人为了自保而逃避,也有人为了自己的利益掩盖真相。最终,他们都为自己的沉默付出了代价。

作为一部现实主义题材影片,《默杀》融入了校园霸凌、家暴等众多社会议题。柯汶利表示,他更想展示社会的“一种病态”,“所有事情都有因果”。“恶有恶报”是他的世界观,也是他希望电影能对现实产生的作用,“希望大家遇到不公时,一定要站出来,选择不再沉默,伸出援手。”

普通人在“不再沉默”时可能需要付出代价。柯汶利说:“挺身而出的方式有很多种,不一定是直接冲上前去阻止,你也可以选择报警。每个人在衡量自身能力后,都可以选择合适的方式去制止恶行,而不是视而不见。”

《默杀》的视听语言赋予了电影神秘和悬疑的气质。柯汶利希望通过音乐和画面让观众入戏,享受解谜的过程。例如,电影中的金桔寓意“恶果”,只有看到最后的观众才能明白其中的幽默。

电影中出演演员包括王传君、张钧甯、吴镇宇等实力派演员。柯汶利喜欢通过“反差”选角,增加观众的意外感。例如,王传君从诈骗集团“头头”变成背负仇恨的父亲,张钧甯则从优雅女神变成控制欲极强的母亲。

柯汶利强调,电影中的暴力画面并非为了渲染暴力,而是为了传达主题:“如果我们对别人的不幸视而不见,这些恶会降临到我们身上。”

悬疑片中的多线叙事和层层反转不会影响观众对剧情的理解。柯汶利相信现在的观众很聪明,不想低估他们的理解能力。“全程无尿点的电影,带观众走完整个旅程,是我想做到的事。”

近年来,《少年的你》《悲伤逆流成河》等国产片让校园霸凌受到关注。《默杀》再次聚焦这一现象,揭示出原生家庭的影响。柯汶利从小就关注社会话题,他希望通过电影对社会有一些小小的贡献,即便只是引发讨论或者提醒。

从《误杀》到《默杀》,柯汶利自认为在导演技艺上有了全方位的成长。在采访最后,柯汶利分享到他最爱的两位悬疑片导演是大卫·芬奇和克里斯托弗·诺兰。截至发稿时,《默杀》票房已突破六亿,柯汶利对此表示感谢和激动,希望未来能拍出更多好的故事。

众多银行合作火速出入款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