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热播的国产剧《我的阿勒泰》无疑跻身本月最受好评的行列。这部剧不仅入围了戛纳电视剧节,最终甚至收获了8.8分的豆瓣高评分,稳居年度国产剧榜首。剧集的多个优点备受好评,尤为出色的是将多民族在阿勒泰草原的生活与恋爱以情景交融的方式呈现出来,通过慢节奏的叙事与充沛的抒情,带给观众极致的视听享受。
初次观看《我的阿勒泰》,我选择了在线平台爱奇艺。意外的是,我还有幸在杜比影院参加了该剧“杜比视界 杜比全景声品鉴会”。没有丝毫的夸张,当我在杜比影院重温第五集的那场清晨婚礼戏时,三个女孩在初阳下走过草甸的场景生动地浮现眼前:嫩草绿树在阳光下熠熠生辉,轻风拂过耳畔,甚至连阳光下颤抖的野生木耳都栩栩如生。这一刻,让我彻底忘却了初次观看的记忆,仿佛自己亲身站上了北疆的阿勒泰草原,重新体验了作者李娟笔下的“狂野的梦”和“山野的风”。
这种身临其境的感觉不仅仅来源于视觉和听觉,而是依托于杜比视觉和听觉体验的完美融合。在杜比全景声的加持下,轻风掠过发丝的细微声音清晰可闻,风声、雨声与鸟鸣声仿佛触手可及,将观众的感官包裹得无比真实,如临其境。
在映后的分享会上,主创人员回顾了这种沉浸式体验的设计初衷。声音指导陈冬虤提到,“风在一开始就有了柔软的定调”。实拍过程中面对的大风和噪声,都在声音后期处理中被转换为柔和的轻风,以契合剧中角色的情感与故事发展,让观众体会到了音响层次的丰富和细腻。
例如,剧中一场文秀远远看到巴太躺在草地上的场景,通过层次复杂的风声表现,传达了男女主角情愫的细腻变化。陈冬虤透露,为了实现风声的丰富层次,他们制作了数十条音轨组合,以营造出满含情感的听觉体验。
不仅是风,雨声、水声和动物声在剧中也得到了精心处理。特别是一段“室内雨戏”,通过杜比全景声展现了雨滴落在帐篷、树梢和塑料袋上的声音,让原本机灵可爱的文秀形象更加生动鲜活。
不仅声音,杜比视界对视觉效果的提升也令人印象深刻,摄影指导刘懿增表示,阿勒泰的美丽在杜比视界的加持下得到了最真实的还原。例如,剧中的阿勒泰草原和树林种种绿色的细腻层次,以及夜间月光下的朦胧景色,都在杜比技术的帮助下鲜明生动。
尤其在夜间的戏份,杜比视界以准确的色彩呈现,使得观众能够清晰看到在月光下的演员表情和绵延的群山,真实再现了夜间的感受。
剧集高潮部分,一个由踏雪视角的镜头,被调色师黄千处理成了红色调,强烈的情感通过画面释放,结合了表现主义和现实主义,使观众更加深入情感体验。
这次的杜比视界和杜比全景声体验,彻底打破了我对传统“特效片才需加强视听”的偏见,证明了现实题材作品在杜比技术加持下的巨大潜力。这不仅为观众提供了更深的沉浸感,也为创作者提供了更多的创作自由和想象空间。
即便不在杜比影院,观众也可以通过支持杜比视界和杜比全景声的电视、移动设备等多种媒体,甚至在爱奇艺的“帧绮映画MAX”认证设备上重温这部剧集。杜比技术不仅在影视行业中广泛应用,甚至在家庭、车内等生活场景中都可以实现,让观众在任何地方都能感受到这种震撼的视听体验。这正是杜比技术真正打破桎梏、实现美妙艺术体验的展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