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薯食用误区引发健康危机,专家提示正确选购与食用方法


近期,随着木薯大量上市,许多市民开始尝试在家煮制木薯糖水以品尝这一美味佳肴。在社交平台上,“木薯糖水”迅速走红,无数美食爱好者晒出了自家制作的木薯糖水图片,并表示其味道香甜可口,是消暑降温的完美食品。然而,就在大家热烈讨论之际,有网友反映在食用自制木薯糖水后出现了不适反应,令人担忧。

有网友描述称,自己通过网购购入木薯,烹饪后放置了一晚,第二天食用竟然出现了过敏现象,甚至不得不求助于医院治疗。另一些体验者则表示,在制作过程中未能去除木薯中的心部,食后遭受了胃胀、头晕、恶心等症状的困扰。不少有经验的食客纷纷在评论区提示:“木薯必须煮熟才能吃”。

针对外界关于食用木薯可能会导致中毒的传言,相关领域的专家给出了明确的解答。国家木薯产业技术体系岗位科学家申章佑指出,市场上的木薯分为食用类、饲用类及工业类三大品种。消费者应当抉择适合人类食用的品种,如“华南9号”、“桂热10号”和“桂木薯11号”等。鲜木薯含有一类内生毒素——生氰糖苷,它会分解形成有毒的氢氰酸,尤其是木薯的外皮中该成分含量更为丰富。因此,生食木薯存在潜在的风险。

专家进一步说明,氢氰酸并非只存在于木薯中,像高粱、玉米、亚麻籽、白果和竹笋等多种农作物的幼苗或藤蔓亦含有此成分。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CAC)规定,去皮、浸泡等简易加工后,氢氰酸含量低于50mg/kg的木薯可视为食用类。每个人对氢氰酸的耐受量不同,但通常情况下,摄入少于50毫克的氢氰酸对人体是安全的。

那么,为何有部分消费者在吃了木薯糖水后遭遇身体不适呢?专家认为,这并非一定与木薯食用有直接关联。中毒的原因可能多种多样,包括个人卫生、烹饪方法不当、误食未煮熟的木薯,或是运输途中被其他感染源污染。木薯引起中毒通常是急性且突发性的。当出现轻微症状如头晕、恶心时,可以通过大量饮水来缓解;然而,若症状严重则应立即就医治疗。

在此,专家提醒广大爱吃木薯的朋友,一定要购买适合食用的品种,并确保烹饪充分煮熟,以避免潜在的健康风险。通过正确的购买和食用方式,我们才能安全享受美味的木薯糖水。

众多银行合作火速出入款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