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电影暑假档已经开启了一段时间,然而整体票房表现却出人意料地低迷。尽管近期上映了超过10部新片,但即使表现较为出色的电影也难以取得理想的成绩。例如,拿下日票房冠军的《云边有个小卖部》,票房勉强破亿。
与此形成对比的是,皮克斯推出的动画电影《头脑特工队2》在全球取得了超过5亿美金的票房成绩,然而在中国内地上映的前三天内却未能破亿。这一成绩让许多网友感到十分诧异,也引发了众多讨论。
部分网友将《头脑特工队2》在内地票房失利的原因归结于电影的明星配音,其中关晓彤就是一个备受争议的名字。网友们认为,她的配音风格让人感到出戏,尤其是带有浓重的京腔,更是与电影角色格格不入。而电影的配音版排片不小,这也被认为影响了观众的进场意愿。
这种批评延伸到了更广泛的话题上——“抵制流量明星取代专业配音”。很多网友认为,像关晓彤这样的明星参与电影配音工作,在某种程度上抢走了专业配音演员的工作机会,压缩了他们的生存空间。这种现象容易引起观众的反感,大多数人更倾向于相信“专业人干专业事”。
当然,不可否认的是,明星参与电影配音确实能带来一定的宣传效应,甚至会吸引一些明星的粉丝前来观影。不过,单纯从市场反馈来看,明星配音在吸引观众和敬业态度之间,的确存在一定的矛盾,邀请明星配音电影本质上是一把双刃剑。单独将《头脑特工队2》的票房失利怪罪到关晓彤等人身上,显然有些片面。
实际上,网友对于《头脑特工队2》的不满更多集中在明星配音的适配度上。关晓彤尽管有着不错的原声台词功底,但她的声音与《头脑特工队2》中的角色契合度很低。电影讲述的是把人类的情绪具象化为脑中的小人,关晓彤为代表“乐乐”的角色配音,而该角色是一个青春期小女孩。然而,关晓彤的声音偏尖锐且具有强烈的辨识度,再加上她的京腔,使观众难以与角色产生共鸣。
观影过程中,观众看到的是一个白人小女孩,但耳朵听到的却是北京大妞的声音,这让人分分钟出戏。同样的问题也出现在杨迪和网红papi酱身上。杨迪的声音辨识度极高,加上两人曾共同参与综艺节目《王牌对王牌》,让观众联想到综艺节目情节,也是观影过程中的一大困扰。而papi酱由于声音特质突出,更是在电影配音中显得格格不入。
尽管明星抢走普通配音演员工作机会的问题颇具争议,但从关晓彤等人给《头脑特工队2》配音这件事中可以看出,观众的不满更多是源于他们的业务能力。观众希望的是看到演员为了角色去调整声线和语气,而不是单纯“演”自己,这样的态度难免让人质疑其敬业精神。
最终,希望每一位参与电影配音的明星都能意识到,声音的演绎也是一种演技的考验。如果不愿意在这方面投入精力,那还是让专业配音演员来完成这项工作更为妥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