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市面“伪牙膏” 真牙膏三大特征不可不知


牙膏,作为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必需品,每天都会接触使用。尽管如此,大多数消费者可能从未深究自己使用的牙膏是否正宗。近期,市场上层出不穷的虚假及夸大宣传让人防不胜防,不少消费者长期使用的所谓“牙膏”实则名不副实。这样不仅误导消费者,还有可能对他们的健康安全构成威胁。

随着2023年12月《牙膏监督管理办法》的正式施行,三个关键点的明确为消费者揭开了市场上“牙膏”的真面目。首先,一款符合规定的牙膏产品必定是“膏状”的。这意味着那些牙粉、凝胶、漱口水以及声称自己是口腔护理产品的相关商品均不可以被称之为“牙膏”。

其次,牙膏的核心功能应当是清洁。通过摩擦,在人体牙齿表面起到清洗的主要目的。而现实中很多产品打着“牙膏”的旗号,标榜自己具有防治幽门螺杆菌、治疗牙龈疾病、消炎镇痛、止血或修补牙洞等多重效能,实则是在虚假宣传。

第三,关于功效宣传,要求牙膏的功能必须有明确且充足的科学论证。如果牙膏宣称具备特殊效果,比如防龋、抑制牙菌斑、抗敏感或减轻牙龈问题等,必须经过专业的“人体功效评价”。

此外,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于2023年3月对《牙膏监督管理办法》进行了重点解读,指出“消”“械”“药”三字号标识的口腔产品不属于牙膏范畴,而应受到更为严格的监管。这些字样分别代表着卫生消毒产品、医疗器械或药品,而不是我们日常意义上的牙膏。

因此,如果你手上的牙膏包装上出现了以上提及的标示,为了口腔健康,建议尽快更换。在遇到口腔问题时,应选择就医治疗而不是单纯依赖牙膏。

日常使用牙膏时还需留意以下几点:每三个月宜更换牙膏品牌,以防细菌产生抗药性;牙膏泡沫多寡并不代表清洁能力;一般口腔健康的人群选用普通牙膏即可;刷牙时牙膏是否泡水并不影响结果;不要期望牙膏替代口腔治疗;且切勿将牙膏用于其他用途,如外伤消毒,这会造成严重后果。

如此,我们应更加明智地选择和使用牙膏,坚持正确的口腔护理观念,确保自己和家人的口腔健康。

众多银行合作火速出入款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