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国际形势的复杂变化,不少跨国企业不断调整全球战略布局。在这背景下,关于戴尔计划全面退出中国市场的传闻甚嚣尘上。2023年3月,网络上流传的戴尔“去中化”的剧本和时间表引发了广泛关注和讨论。该剧本称,戴尔将于2025年在中下游供应链中摒弃中国内地制造,2026年计划逐步减少中国零件采购,并在2027年前让在美国销售的产品完全摒弃中国制造。
此前,戴尔PC在中国市场曾长期占据领先地位,位列第二。然而,基于市场最新数据,戴尔PC在中国市场的出货量遭遇连续暴跌。具体而言,第一季度下降了45%,第二季度跌幅达52%,市场份额已不足8%,被国内品牌华为超越。至于服务器市场,戴尔亦面临压力,份额已跌破5%,远不及浪潮、新华三、中兴等国产品牌。最新财报显示,戴尔的整体收入同比减少12%,PC业务亦损失了11%。
面对外界关于“退出中国”的猜测和质疑,戴尔保持了长时间的沉默,似乎在默默观察市场反馈和内部评估。直到2023年11月24日,戴尔在北京钓鱼台国宾馆举办了入华25周年庆祝活动,这是戴尔对中国市场重要性的一次展现。活动现场,戴尔全球资深副总裁吴冬梅接受了媒体采访,并首次就“退出中国市场”的传闻公开表态。
吴冬梅明确指出,戴尔从未发布过任何有关撤出中国市场的消息或评论。在面对市场传闻时,戴尔一贯的原则是不对谣言进行评论。吴冬梅表示,某些人将戴尔的缄默解读为默认,甚至有人恶意捏造所谓“官方消息”,这完全是误解和片面的解读。她进一步强调,中国市场对戴尔来说非常重要,期待未来能继续在中国市场扩展发展。
除此之外,吴冬梅还提到,戴尔在中国拥有三大生产基地,分别位于厦门、成都和昆山,从这些工厂生产的产品输出到全球市场。特别是,厦门和成都的工厂均为戴尔自营生产基地,质量与效率受到国内外的一致好评。更为值得一提的是,戴尔还分别获得了2023年厦门第一大制造业企业和成都第五大制造业企业的称号。
如此可见,戴尔并未有退出中国市场的计划,其在中国的投资和运营仍然持续深化。与传闻不符的现实情况,让市场和消费者对戴尔未来的动向充满了期待和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