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暑期档极为关键,已是整个影视行业的共识。随着比赛时间行将过半,各种类型和题材的影片纷纷登场,激活了暑期档观众的热情。然而,现实主义题材的缺乏一直是本档期的遗憾。此空缺终于由徐峥的新作《逆行人生》填补。
回顾徐峥的演员和导演生涯,他最为人熟知的是他的喜剧作品。然而,现实主义同样是他长期投身的领域。《爱情呼叫转移》《人在囧途》等都市喜剧电影,以本土特色和生活气息掀起一股热潮。而在「囧系列」的后续影片如《人再囧途之泰囧》和《港囧》中,徐峥探讨了中产阶层和成功人士在事业中的奋斗与危机,让人们看到更为深刻的现实议题。
在《我不是药神》中,徐峥塑造了一个复杂的平民英雄形象,影片的社会议题和现实主义表达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此外,他在「上海系列」短片中的努力也可见一斑,《夺冠》和《鸭先知》用怀旧又现实的视角,重新诠释了历史和现代生活的关联。
此次《逆行人生》更是徐峥与现实的贴身肉搏。他在影片中饰演的高志垒,由互联网大厂的技术骨干转变为外卖骑手,影片通过高志垒的艰难转型和经历,展现了当下社会的各个切面。外卖行业,作为现代生活的一部分,吸引了大量关注,但如何通过电影呈现骑手群体的复杂性,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逆行人生》选择以高志垒这样一个初入行的新人视角切入,十分巧妙。观众通过这一视角,可以以陌生又熟悉的方式重新看待外卖骑手的世界。影片中,高志垒频频碰壁,不熟路况、取餐不顺,更遭受了不同顾客的奇葩要求。然而,随着他业务的熟练和对外卖行业的深入了解,高志垒不仅克服了职业挑战,还运用自己的程序员经验开发了便于骑手送餐的小程序。这一转变,不仅让叙事基调从低落转向激昂,也激发了观众的情感共鸣。
徐峥巧妙地将骑手们的拼搏和典型化呈现结合,打破了观众与影视人物的距离,让他们更直接地体悟到社会现实的冷峻。影片中,观众不仅看到了外卖骑手的艰辛和努力,还在某种程度上以另类视角审视自己对外卖服务的习惯和行为。
除了高志垒外,《逆行人生》还通过多位外卖骑手展现了外卖行业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大山、老抠、大黑等骑手,不同的背景和生活境遇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幅广泛而富有生活气息的社会画卷。大山通过奋斗成功求婚,老抠为女儿筹钱治病,而大黑则为了生活的改善而不断努力。
影片中的每一个角色,都在通过自己的方式坚守和追求生活的希望和目标。他们的生活片段,无不令人产生共鸣和感动。徐峥在这部作品中,带来了诸多犀利的社会观察与温暖的情感表达。他揭示了职场中的低谷与奋斗,呈现了生活的艰辛与希望,让观众在笑中带泪地体悟到现实的严肃和人生的多样。
《逆行人生》不仅是一部外卖骑手的故事,更是一份触及社会核心的观察报告。无论是从情感还是从现实的角度,本片都为当下的普通人提供了一份温暖的慰藉与鼓励,激发了观众逆流而上的勇气。这部电影,必将在2024年的影坛掀起一股现实主义的新浪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