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持续冷空气补充的影响,广东大部分地区的气温持续下降。广东省气象局发布消息称,21日至23日,粤北地区以及珠江三角洲北部的市县早晨最低气温将跌至零下2℃至2℃之间,而高海拔山区的气温还将更低,达到零下6℃至零下1℃,预计将有大范围的低温和霜冻现象。即便是广州北部山区,气温也可能跌至冰点左右,可能出现罕见的霜冻现象。
按照目前的气象数据来看,这股寒潮对于广东省的影响不容忽视。据统计,到20日晚上6时30分,全省已经发出103个寒冷预警信号,包括9个寒冷红色预警和54个寒冷橙色预警。甚至于12月19日,广东省防汛防旱防风总指挥部还启动了防冻Ⅳ级应急响应,足见对于即将到来的寒潮,当地政府高度重视并采取积极防御措施。
寒潮对于广东人来说,总带着一丝复杂情感。一方面,寒冷天气意味着日常生活中的不便和体感上的不适;另一方面,许多人却渴望着能够有一场罕见的冰雪体验。每年一到降温季节,关于何时下雪的问题总是成为广东人的热门话题。然而,对于习惯于温暖气候的广东人来说,突如其来的严寒更多的是带来了各种潜在风险。
首当其冲的是生活在广州的老弱病残人群,本就抵御力较弱,若没有充足的防寒措施,极易引发各类健康问题。道路结冰则可能给交通安全带来威胁,像清远连州和湖南永州交界处的云冰山,就曾上演“道路结冰挖掘机打滑失控”的场面,所幸未造成人身伤害。
因此,政府和社会各界都需要提高对寒潮的重视度,并采取相应的应急措施。需要对高危群体进行摸底调查,确保能够及时提供必要的防寒衣物和取暖设备。高速公路等路段也应采取有效措施,提高防结冰性能,确保交通畅顺并加强预警和信息通报,防止因路面结冰导致交通安全事故。
值得一提的是,这次寒潮预计将持续至元旦假期,预计期间的道路交通流量会增加,因此加强交通安全保障尤为重要。此外,此轮寒潮中,某些地方还伴随了8到9级的阵风,沿海和高地风力可能达到9到10级,这就要求各方做好防风准备,包括大型户外广告设施的安全检查等。此外,气温下降很容易引发呼吸道疾病,需要医疗机构做好准备,以满足人们的就医需求。
在应对寒潮的过程中,各级政府部门和社会各界都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准备,为确保人们的安全和温暖过冬共同努力。这次极端天气对于广东的农业、畜牧业和养殖业等也可能造成影响,相关部门要引导这些行业采取必要措施,尽最大努力减少损失。摆在各部门面前的,是一个综合性的挑战,要全面提升应急能力和危机处置智慧,确保社会的正常运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