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内耗:垃圾情绪的代价


只要一家人能心平气和,就能从困苦里淬炼出甘甜。

《亲密关系》一书中提到:“垃圾情绪会发生在任何亲密关系中,越是亲近的人,越会无意识地互相伤害。”生活中,那些情绪稳定的家人,会互相滋养;但也有些人,他们会像倾倒垃圾一般,向家人肆意发泄愤怒、暴躁的情绪。在这些情绪的传播下,整个家都会深受毒害。很多时候,家庭中的内耗,不是源于贫穷,而是垃圾情绪。

1

作家王朔曾描述自己与父母的关系:小时候怕他们,大一点开始烦他们,后来是针尖对麦芒,见面就吵。我们常常觉得应该对父母好一点,但就是做不到。随着年纪增长,一想到父母就心里难过。

为什么会这样呢?原来,王朔从小就在一个冷漠的家庭中长大。父亲经常毒打他,母亲对他百般挑剔,父母之间的相处更是充满诸多指责和埋怨。暴戾、抱怨、冷漠,这些垃圾情绪使得这个家庭毫无温情可言。在这种氛围下长大的王朔,长大后也变得异常尖锐,对待别人时常像个刺猬。

胡适曾说:“世间最可厌恶的事莫如一张生气的脸;世间最下流的事莫如把生气的脸摆给旁人看,这比打骂还难受。”家人之间的分裂,往往都是从垃圾情绪开始的。

海明威也讲过自己母亲的故事。他的母亲格蕾丝是一名钢琴艺术家,性格刚烈且情绪多变。她常常在海明威面前辱骂自己的丈夫,“出身贫寒、长得丑陋,不懂艺术的乡巴佬。”对于海明威,她更是态度强硬,时常贬低和训斥。在母亲的影响下,海明威每天都过得提心吊胆,尽管在外界眼中才华横溢,但内心深处却充满自卑。家庭的阴影伴随他一生,导致患上抑郁症,最终以自杀结束生命。

情感专家陆琪曾说:“你每一次在家里宣泄垃圾情绪,其实就是一场无计划、无策略、无预告的‘爆破’行动。原本一家人一砖一瓦建立的幸福大楼,就在你的一场场爆破中倒塌了。”生活中,谁都会有郁闷烦躁的时候,但一味向家人投掷垃圾情绪,只会给家人徒增烦恼和压抑。久而久之,再和睦的家庭也会变得分崩离析。

2

生活中,很多人都是如此:在外人面前展现出最好的一面,但回到家中,面向最亲近的人时,却变成了最丑陋的自己。家人一句无心的话语,一个不经意的动作,有时都会触动他们敏感的神经,让他们情绪失控,大发雷霆。

但家是心灵的避风港,而非开炮的战场。一味对家人发泄情绪,只会让家庭氛围变得沉重不堪。主持人罗京年轻时在央视工作,压力很大。他在家中抽烟赶稿子,忙得焦头烂额,母亲看着心疼,劝他别抽了,对身体不好。罗京气愤对母亲怒吼,母亲当场哭了。罗京懊悔不已,从此再也不对家人发脾气。

对于家庭来说,最致命的问题,不是贫穷,而是在遇到问题时,无法控制自己的情绪。歌手朴树曾在综艺节目中谈到过自己的婚姻危机。他的事业陷入困境,每次回到家中,情绪难以控制,常因小事与妻子争吵。原本温馨的家庭氛围因而变得紧张,最终妻子无法忍受提出离婚。朴树努力改变自己,最终挽回了婚姻。

很多时候,我们总是仗着血缘关系,对家人肆意发泄情绪。但再紧密的羁绊,也承受不住这种刺伤。因此,不要把对方对你的容忍,当成肆无忌惮的理由。对家人多展现温和的情绪,家才能充满温馨,日子才能越过越和谐。

3

中国品牌炼金师卢永峰在创业初期,也曾经情绪崩溃多次。但每次回家前,他都会先在车里调整好自己的情绪,再打开家门。无论工作多么艰难,他总是用微笑面对家人。朋友佩服他的情绪管理能力。他说:“家是爱的港湾,不是坏情绪的垃圾桶。”

家只是方寸之间,如果装满了怒气,便腾不下爱意。积极的情绪,是家庭兴旺的钥匙。作家林清玄回忆过自己的母亲,她总是用温和的态度面对生活中的压力,从未把负面情绪带给家人。林清玄因此在贫困中也感受到了满满的幸福。

人生在世,总有各种挫折和磨砺。只要一家人能消化掉心中的戾气,就能从困苦中淬炼出甘甜。心理学家袁辛说:拥有不同情绪的家庭,有着不同的命运走向。家人和睦相处,才能带给每个成员温暖。一个家庭最大的福气,莫过于少怨气、少戾气、多温情。当我们都能控制好自己的情绪,家才会变成滋养我们的港湾。

请将最好的情绪,留给最亲的人。

众多银行合作火速出入款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