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电影引进助推中国影市,邱礼涛力作接力上演


在今年戛纳电影节的“中国青年电影全球推广计划”圆桌活动上,主管部门明确表态要“加大引进外国电影的力度”。这一积极信号为未来一段时间内的内地电影市场注入了强心剂。

进入六月,伴随着端午节和暑期档期的叠加,院线影片的上映量迎来井喷。其中,内地观众的“老熟人”邱礼涛有两部新片接连定档6、7月——《谈判专家》和《海关阵线》,被认为是港片力量的代表作之一。在这其中,《谈判专家》率先与观众见面,于端午档正式上映。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虽然这两部影片都由邱礼涛执导,但各自传递出不同的创作追求。由英皇出品的《海关阵线》投资体量巨大,意在用“大片”规模挑战《红海行动》和《战狼》系列;而《谈判专家》则作为邱礼涛的“专家”系列电影之一,专注于讲述聚焦典型个体的具体案例。换句话说,《谈判专家》满足了影迷们对警匪类型片的期待,其优长在于文戏而非武戏,斗智才是它的叙事核心。

《谈判专家》的剧本改编自1998年由加里·格雷执导的美国电影《王牌对王牌》(The Negotiator)。影片几乎复制了原作中谈判专家间拉扯、斗争的故事:香港警务处谈判专家卓文伟(刘青云饰)被陷害成同事命案的头号嫌犯,不得已闯入警局并挟持了警方高层,提出要由前谈判专家谢家俊(吴镇宇饰)与自己对质,协助查明命案和贪腐案件的真相。实际上,《王牌对王牌》的剧作灵感源于1988年一则真实的纽约时报新闻事件。

熟悉邱礼涛的观众了解,他以港式Cult片起家,其快节奏的叙事推进是他坚持的创作宗旨,而他的高产性也得益于此。《谈判专家》亦是邱式类型电影的标准作业:果断、狠厉且毫不拖沓。

提起香港电影中的谈判专家形象,人们或许会想到杜琪峰《暗战》中由刘青云饰演的何尚生。这一形象天然引起了观众的好奇和关注,而《谈判专家》则将叙事风格与谈判专家这一职业特征高度叠合,通过迅速而犀利的行动和剪辑选择,保持了影片紧张氛围的持续性。

在《谈判专家》中,刘青云和吴镇宇的对手戏再现了原作中塞缪尔·杰克逊与凯文·史派西的精彩对决。主人公卓文伟被迫与谢家俊联手“对抗”全港警察,类似孤狼人设也可看作去年《潜行》中律师一人挑战全港警察的变种。

深入《谈判专家》的叙事细部,不得不提其时空改换后带来的主题开拓与延伸。这种调整使得两位主人公的性格弧更加长久、复杂,推动了从美式英雄主义到港式人文取向的价值转换。这是邱礼涛影片的一大特色,尽管外表风格多变,内里始终承载着深刻的反思。

此外,影片中交代的时间节点也颇具象征意义。比如剧情开幕时交代了陈大来(刘德华饰)一案的悲剧收场,这成为谢家俊离职的原因之一。通过这些细节,邱礼涛也对前九七焦虑进行总结,主人公们则以实际行动彰显了承担责任的决心。

总的来说,《谈判专家》不仅满足了剧作迷、表演迷甚至装备迷的期待,更在叙事和精神深度上有所追求和突破。影片的完成度很高,无论是影迷还是导演邱礼涛本人,都是一次圆满的艺术表达。

众多银行合作火速出入款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