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棋手屡遭“摁钟”困扰,胜负难料


北京时间9月7日,在第26届农心杯世界围棋团体锦标赛第三局中,中国先锋柯洁执白在大优局面下爆冷超时负于韩国棋手金明训,无缘三连胜。这场比赛再度引发围棋界对“摁钟”问题的关注。近些年来,中国棋手在国际赛场上多次因“摁钟”问题而吃亏,影响了比赛结果。

回顾近年来的几场关键赛事可以发现,“摁钟”问题似乎成了中国棋手的“阿喀琉斯之踵”。在去年三星杯八强战的焦点比赛中,中国名将连笑与韩国棋手朴廷桓激战正酣。然而,在看到逆转希望时,连笑因没有及时按钟落子,被判超时负。从赛后连笑的采访中获悉,由于比赛采用英文读秒,连笑不太适应,同时专注于思考棋局,最终忘记了第一时间按钟,导致了关键时刻的失误。

相较于连笑在紧张局势下的疏失,中国棋手柯洁的失误则显得更为“离谱”。在第26届农心杯第三局中,柯洁处在大优局面下,却因错过了时间输掉比赛,这一失误给了对手韩国棋手金明训意想不到的胜利。柯洁的这次失误引发了广泛讨论,很多人认为这是比赛经验或心理素质的问题,但也有声音质疑比赛规则和计时方式是否应该改进。

除此之外,在今年年初的韩国围棋联赛常规赛中,中国外援杨楷文在与韩国棋手卞相壹对局时也因为“摁钟”问题而吃亏。杨楷文在提子尚未完全结束的情况下便急于按钟,被判犯规负。根据韩国规则,棋手必须将子全部提完才能按钟。虽然杨楷文在情急情况下先提了6个子后按钟,随后才提完最后一个子,但这一违反规则的行为被裁判判为失误。此外,杨楷文坦言,他并不熟悉韩国的比赛规则,如果知道可以先暂停计时钟再去提子,也许结果会完全不同。

这些案例反映了中国棋手在国际比赛中遇到的一些共性问题。首先,对于多国比拼的赛事来说,不同赛制和规则的细微差异可能会对棋手产生重大影响。尤其是掌握计时和规则的细节,对于棋手来说至关重要。其次,这也凸显了心理素质和赛场上的临时应变能力的重要性。面对竞争激烈的比赛,稍有迟疑或失误就可能导致全盘皆输。

展望未来,或许相关赛事组织方可以在规章制度及操作细节上做出一些改进和更人性化的设计,比如提供多语言的读秒提示,让棋手在赛前有更多时间熟悉规则等。与此同时,棋手们也应加强对不同比赛规则的了解,提升自身心理素质和应变能力。

尽管“摁钟”问题给中国棋手带来了不少困扰,但相信通过不断的学习和适应,他们一定能在今后的比赛中克服这一难题,取得更好的成绩。

众多银行合作火速出入款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