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民的名义》的剧情中,很多人认为沙瑞金这个角色的存在感并不强,作为一省之书记,他的出场次数相对较少,更像是个在幕后操控全局的裁判。不管是前期高育良和李达康的争斗,还是后期田国富和高育良之间的较量,我们更多看到的都是沙瑞金在背后审视局势,而非直接下场干预,即使是侯亮平遭到陷害,沙瑞金也只是站在后面,未去发表过多言论。
也正因为如此,很多观众其实并不清楚沙瑞金手中的权力究竟有多大。剧中,他的职位是省委书记,对于很多人来说,这个职务似乎很高,但具体有多大的权力却并不明确。事实上,沙瑞金才是这部剧中真正的权力中心人物。剧中,祁同伟为了取得沙瑞金的好感,不惜利用公安厅长的身份去帮陈岩石锄地,这一举动让沙瑞金对他十分不屑,原因很简单——沙瑞金掌握着最终的人事决策权。
在剧中,很多正厅级和副厅级的晋升,以及副省级领导的职务安排,基本都是通过省委常委会表决,而最终拍板定案的人正是这种角色的沙瑞金。祁同伟想要晋升到副省级就必须获得沙瑞金的同意,按理说,只要祁同伟不作死,这一晋升还是非常有可能的,但他偏偏用错了方式,导致自己功亏一篑。而这些还仅仅是沙瑞金所掌控的人事权,他的权力远不止于此。
其次是重大事项的决定权。在剧中,李达康主导的光明峰项目,若是沙瑞金决意叫停,李达康也是无法反对的。省委书记负有全省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方面的直接决定权,很多重要项目的审批和监督,只要沙瑞金出面干预,基本没有人能够阻止。这正是他权力含量的可怕之处所在。
此外,还有司法监督权。在剧中,有一段情节显示,沙瑞金一句话就解除了光明区法院查封的大风厂,这使很多人觉得事理难容。然而,省委书记在全省范围内既是党的领导人,也是全省司法机关的顶层监督者,有权对司法部门和执法部门的行为提起疑义并进行纠正。换言之,对于一些不合理的司法行为,沙瑞金完全有权提出异议,因此他下令让法院工作人员拆除封条其实并无不妥。
更为关键的是,省委书记不是省管干部,而是中管干部,这意味着他的问责、调查和处理都需要中央出面。这也再次体现了沙瑞金的权力范围之广。剧中有一个最明显的例子,易学习不过是正处级干部,但沙瑞金通过一次省委扩大会议就将他提拔到了正厅级,这充分展现了他的权力之大。
综上所述,从人事决策权到重大事项决定权,再到司法监督权,沙瑞金的权力在汉东省内堪称举足轻重,无论是前期的高育良、李达康,还是后期的田国富、祁同伟,都必须要面对这位幕后大佬的裁定。沙瑞金虽然在剧中出场不多,但无可否认的是,他才是真正掌握这盘棋局的关键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