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备受期盼的《庆余年2》一经上线,便以其超高的热度和广告量引发了广泛的讨论。这部续作不仅满足了观众们对第一季的期待,同时也将视频流媒体商业化价值推向了新的高点。公开数据显示,《庆余年2》预播预约量突破了1800万,开播当日更是创下了腾讯视频的历史最高热度纪录。众多品牌纷纷与《庆余年2》展开合作,观众为了观看第二季,不惜续费或首次购买会员。
而在全球范围内,视频流媒体巨头Netflix最新数据显示,其广告支持订阅层的全球月活跃用户已超过4000万。尽管这一数据与《庆余年2》的成功无直接关联,但却反映出广告在视频流媒体商业化中的不可或缺性。作为行业领军者,Netflix的商业化动向具有一定的风向标意义,而国内以腾讯视频为代表的流媒体平台尽管在体量上有所差距,但商业化模式却有着许多相似之处。
海外流媒体平台普遍采取广告与订阅相结合的模式。长期以来,广告一直是传统电视台的主要收入来源,而随着流媒体的兴起,这一模式也被移植到了网络视频平台上。YouTube等免费平台主要依靠广告盈利,尽管逐渐引入了会员订阅服务,广告收入仍是其主要来源。例如,谷歌母公司Alphabet最近的一季度财报显示,来自YouTube的视频广告收入同比增长近21%至80.9亿美元。
与YouTube依靠广告为主的商业模式不同,Netflix主要依靠会员订阅为主要收入来源。不过,从2022年11月起,Netflix推出了含广告的订阅套餐,这一低价订阅选项每月收费6.99美元,旨在吸引更多用户。数据显示,短短几个月内,Netflix广告支持订阅的全球月活用户数几乎翻了一番,达到4000万,40%的新注册用户选择了这个更便宜的计划。
在国内,长视频平台则大多先以广告变现,再逐步发展会员收费订阅模式。广告与订阅两者相辅相成,广告一方面为优质内容生产提供资金支持,另一方面也是用户以“注意力”换取免费服务的体现。尽管如此,平台需要在内容与广告之间找到平衡。《庆余年2》的成功表明,好的内容和好的广告可以达到相互促进的效果。
近年来,随着爆款剧如《梦华录》、《三体》、《狂飙》等的播出,各大品牌与爆款内容之间产生了强烈的化学反应。这些合作不仅为品牌带来了曝光度,也为剧集提供了资金支持,展示了内容创作与商业变现的良性互动。
内容仍然为王,打造有影响力的精品IP是视频平台乃至整个文娱产业的制胜法宝。《庆余年》系列不仅在国内吸引了大量观众和广告主,其IP价值也通过小说、游戏、动漫、影视剧的多领域开发而不断扩大。Disney+选择同步播出《庆余年2》,也显示了中国电视剧在国际市场的商业价值和影响力。
总的来说,《庆余年2》的广告争议和Netflix广告支持订阅的增长,反映了流媒体商业化的必然之路。广告与订阅将成为流媒体平台的两大支柱。视频平台在商业化进程中还会遇到诸多挑战,需要在流量变现与用户体验、内容质量与商业价值之间不断探索和再平衡。随着中外流媒体平台不断尝试和创新,这种努力将为剧集创作提供更多商业想象空间,推动整个产业的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