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导演高群书因为新电影《三叉戟》上映后口碑不如预期,频繁在微博上回应差评并与网友“激辩”,引发了广泛关注。在一系列微博帖子中,高群书一方面对恶评进行反击,另一方面也努力点赞和感谢支持这部电影的人。然而,他的回应给人一种“不是电影不行,而是你们欣赏不到位”的感觉,导致反感迅速蔓延,不少网友认为这是输不起的表现。
《三叉戟》改编自公安作家吕铮的同名小说,早在四年前这部小说就被改编成电视剧,由陈建斌、董勇和郝平主演,并获得了豆瓣8.4的高评分。相较之下,电影版《三叉戟》却没有达到期望,豆瓣评分仅为5.2分。这部电影的原作有着不错的基础,导演高群书也有着《风声》和《征服》等高口碑代表作。然而,近年来高群书的创作水平似乎出现了下滑,之前的电视剧《猎冰》就因故事和演员表演被指责,最终只得了4.3的评分。
针对批评,高群书在微博中主要表达了两点:诉苦和抱怨。他坦言《三叉戟》拍摄于疫情之前,面临种种困难,预算不到一个亿,导演个人投资几乎占了一半,演员多是出于情义客串出演,几乎没有片酬。此外,宣传推广也因资金问题受限,导致好口碑传不出去,而差评却广为流传。另一方面,他对网友质疑片中警察身份的真实性表示不满,称编剧之一是有24年从警经验的现役警察,电影经过多次审查,确保无一处虚假。
尽管高群书对此有所解释,但网友并不买账。有评论指出,许多低成本但高口碑的电影并不少见,如昆汀·塔伦蒂诺的经典《低俗小说》以800万美元的成本获得了全球2亿美元票房和超高口碑。再如同期上映的《朱同在三年级丢了超能力》,也在低成本和有限宣传下获得极高评价。因此,《三叉戟》的问题并不在预算和审核,而在于故事本身的不合理。
《三叉戟》的故事主要围绕三名警察展开,影片中的三名主角分别是黄志忠饰演的崔铁军、姜武饰演的徐国柱和郭涛饰演的潘海江,他们在20年前因破获一起大案成为传说,如今即将退休之际再度联手调查一件复杂的洗钱大案。然而,影片的实际呈现给观众的感觉却像一部剪辑不完整的电视剧预告,情节断断续续,角色关系混乱,故事线糅杂。
此外,电影中大量的出场人物让观众眼花缭乱,每个角色都有外号,情节发展不到位,许多人在片中瞬间出现又转瞬消失。主要角色的设定也让人难以感到真实,他们不仅没有穿过警服,随身携带铁棍,行为更像是行走江湖的“大佬”,充满了个人英雄主义的色彩。
令人更加不快的是片中的女性角色形象,她们显然被用于凸显男性角色的魅力,大多处于被拯救或被利用的地位。如陈都灵饰演的角色不仅要出卖肉体来色诱他者,还因性爱视频泄露而自杀,令人感到充满恶臭气息。
总结来看,《三叉戟》不仅在故事和人物塑造上欠缺,也带有浓厚的“爹味儿”,试图强调“老一辈”的荣光,但这种描写显得矫揉造作,最终只能让观众对这部电影忍俊不禁。无论高群书如何辩解,这部影片的不足之处是显而易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