辩坛怪杰挑战权威偶像,网友热议辩论新风尚


《奇葩说》官微至今仍高挂着2021年3月的一条招募信息,满怀誓言要带来第八季的精彩内容,然而三年过去了,“保真”的第八季如同海市蜃楼一般,遥遥无期。彼时的观众无疑对节目制作组的这份承诺有些失望,这份招募信息就像是悬挂在虚空中的一声无人回应的呼唤。

三年中,观众的目光被《脱口秀大会》和《一年一度喜剧大赛》吸引,频繁陷入喜剧漩涡的同时,也在期待着《奇葩说》所特有的敏锐辩论何时重现。而当全新辩论赛事“新国辩”出现,大家仿佛重新回到了《奇葩说》的巅峰时刻。这一次,“国内最强吵架对决”“辩论界的春晚”舞台上,肖磊与黄执中的交锋尤为引人注目。

肖磊,作为“海报最左边的奇怪东西”,并不被大众所熟知;而黄执中,作为《奇葩说》第三季的King,拥有连续两届赢得“国际大专辩论赛”最佳辩手头衔的传奇色彩。然而辩论的结果却出人意料——黄执中输了。肖磊的一句“我想赢”,像是在辩论舞台上发出的挑战宣言,不信任黄执中世界,哪怕黄执中脚下有千名挑战者,肖磊仍勇敢地成为第一千零一名。

这般无畏的挑战与辩论,让人回想起《奇葩说》盛况时的岁月。辩论场上,我们既在关注着双方的观点争夺,也在欣赏他们的表述技巧,看他们如何用言语造金句、撩动听众的情绪。肖磊和黄执中的交锋愈发激烈,辩论的真谛愈加明显:一个人的表达若无法被理解,则会使他走向孤独,而另一个人的表达,即使一时无人理解,也会有信念终将被世界捡拾。

肖磊选择了高姿态,在辩论中挥洒学术资料,以知识之壁成立隔阂,用不被理解的孤独为自己搭建了防御。而黄执中则采取低姿态,温和易懂,希望自己的言语能够被观众听懂、感同身受,试图在观众心中种下属于自己的漂流瓶——等待未来的理解与连接。辩论后期,双方的攻击姿态变得明显,肖磊用戏谑的方式破解黄执中的感情迷雾,而黄执中则用自身经历来强化“人终将不孤独”的诉求。

尽管结局是肖磊胜出,这场辩论却给了我们多年后的《奇葩说》不同的思考。Sir在《奇葩说》后期发现,辩论的尖锐度和思辨的深度逐渐弱化,节目在渐渐流于表演和娱乐,刺激和逗趣取代了当初较真的讨论。这不禁让人唏嘘,难道我们的社会只愿意被一时的笑声所取悦,不再有耐心去探求复杂的真理?

而肖磊和黄执中的对决,却仿佛在倡导理性的复兴。这一次,肖磊的挑战被一些网友批评为“冒犯”“不尊重”,但这恰是辩论本质之所在:寻求突破、争取立场、捍卫观点。没有冒犯,便没有进步,所谓的权威也许就是需要被冒犯、被挑战的。

综观这些年的《奇葩说》变迁,它不仅是一档节目的起伏,更是我们时代在对话方式和思想交流上的一种缩影。在大众日趋追求同质化和单一化的今日,或许我们更需要的,正是肖磊那样无畏的“漂流瓶”,它携带着异见、疑问以及辩论的火种,在平静的水面下掀起思想的波澜。

众多银行合作火速出入款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