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始终有着自己的人生方向。从杂志平面模特转型为演员,再从香港转向内地发展,文咏珊给自己选择的路并非一路坦途。攀上一个又一个的艺术山坡,可谓不懈探索,直至遇到了心仪的角色。她不仅使角色活灵活现,还在表演的海洋中穿梭时空。时间是爱的酵母,付出的时间愈长,爱也愈加深厚。无论是表演还是生活都是如此。
电视剧《消失的她》让人难忘文咏珊的火红裙服与飘逸长发,同时又记住了她酒瓶砸头的狠厉与沙滩博弈的美艳。《莫斯科行动》之后,她被赋予“文勇扇”的昵称,形容看似柔弱的她,扇起耳光来却非常勇敢。又例如在《唐人街探案3》中,尽管只是回忆片段短暂露面,那位母亲的形象却深深地刻在了观众的心中。
作为曾经风靡T台的模特,文咏珊在时间的历练中转型,以全新的演员身份重塑事业。她将对生活的深刻理解注入角色之中,而角色因演员的个性、经历和情感而生动鲜明。对于文咏珊而言,角色的每次呈现不仅是自我表达的舞台,也是演员魅力的放大镜。
加入剧组之后,文咏珊最注重的便是与统筹老师交流自己戏份的场次安排。对于她这位普通话非母语的演员而言,精确的台词练习至关重要。因为排期的不确定性与临场的突变,她往往只能不断请求统筹在定下计划后尽快通知她,并强调自己决不会因为戏份不多而离开剧组。
说及《消失的她》,外界对其中酒瓶砸头的桥段议论纷纷,但文咏珊却视其为小事。经历五次拍摄后,她明白了砸瓶场面的轻重,对于她而言,拍摄长镜头才是真正的挑战。一场开篇的酒店对峙戏,即便是一个小错也意味着要重来,因此她倍加努力以确保每个镜头都尽善尽美。
对于高标准戏份的拍摄,文咏珊总是用大量时间来准备,以确保她能够像肌肉记忆一样自然地呈现台词。令人痴迷的不仅是她在镜头下的光鲜形象,也有着她对生活的热爱与治愈,尤其是她对美食的执着。在工作日里,饭菜常因等待变凉,而在休息的日子里,她喜欢亲自下厨,为朋友奉上最美味的一刻。现居上海的她,更是惊喜于这座城市的美食多样性,经常光顾地道美味的面馆。
文咏珊不愿向公众过多展现私生活的细节,但她的生活却充满了质感和热情。她的人生态度之“结实”,体现于她对家庭的照顾、对美食的品鉴,以及她在世界各地度过的足迹。
在内地艰苦拍戏之初,她面临着各种不适应,从孤独的生日到对家的思念。导演陈思诚选择她担纲母性角色时曾说,即使文咏珊本身未有育儿经验,但她身上自然流露出母性的光辉,那种愿意为家庭付出一切的情感,让她完美地融入了角色。
对于发展的道路,文咏珊一直坚定而明确。她拒绝成为全能艺人的诱惑,专注于演戏这一块。她认为,与其在舞台上获得瞬时的关注和爱,不如在故事的演绎中体验不同的人生、拓宽视界。角色成为她的一部分,她也在每次表演中向世界呈现最真实的自己。
在私生活中,文咏珊认为“有自己的人生方向”是伴侣的重要品质。只有当两人的价值观和生活步调相契合时,彼此的关系才能更稳定地发展。她坚信,真挚的依赖源于双方的独立和自知。
虽然面临着无数挑战和压力,但文咏珊依旧以其独有的温柔、果敢与专业俘获着观众的心。她的演技在时间长河中不断磨砺,如同在生命轴线上绽放的一朵绚烂之花。